DC娱乐网

一品大员,当众互殴

靖四十四年正月初九,湖北德安送来噩报——景王朱载圳死了。“万寿帝君”听后,淡淡地说了一句:死的好,这个逆子成天惦记他哥的

靖四十四年正月初九,湖北德安送来噩报——景王朱载圳死了。

“万寿帝君”听后,淡淡地说了一句:死的好,这个逆子成天惦记他哥的储君之位,早该死了。(此子素谋夺嫡,今死矣——明史·卷一百二十)

老四朱载圳一死,意味着帝君生了8个儿子,死了7个。仅存的老三裕王朱载坖,这下皇位就稳了。与此同时,裕王府的三位老师“陈以勤、高拱、张居正”的含金量也跟着水涨船高。

按照资历,陈以勤和高拱同为嘉靖二十年进士,陈以勤比高拱大两岁,张居正比他们小十多岁。现在,张居正还是一个后生。

陈以勤性格“棉花”,高拱为人霸道。陈以勤挟制不住高拱,因此让他脱颖而出。裕王朱载坖遇上屁大点的事儿,就去找高老师汇报。

这也不冤裕王朱载坖没主见,主要是他那磕药的爹,动不动就磕药发疯,让他整天活在“有今儿没明儿”的恐惧中。

裕王朱载坖的帝国接班人位置进一步巩固后,帝党和太子党之间、太子党成员之间的关系也正发生剧烈变化。

陈以勤、高拱、张居正能给朱载坖当老师,完全是首辅徐阶一手操作的,目的是为了拉拢小弟对抗严嵩。

严嵩倒台后,有景王朱载圳牵制着,太子党还比较乖巧,徐阶还能说一不二。如今,太子党一枝独秀,“党魁”高拱就按捺不住了,开始不听徐阶嚷嚷。

高拱的底气来自两点,一是裕王这张王牌,二是高拱也会写青词,而且不比严嵩和徐阶写得差,人家当年也是横行乡里的神通。

久而久之,高拱逐渐表现得,不像过去那样尊重徐阶。

有一回,言官向内阁发难,说“你们这些阁老整天忙些啥,从来不见你们到午门值班,年终必须扣你们的绩效奖金”。高拱听了很不爽,就对徐阶建议,说“您都一把年纪了,往后就在内阁总裁办公室待着吧,我跟李春芳、郭朴到午门值勤办公”。

官场上,说上司老了,是一件非常忌讳的事儿。徐阶会联想到,小高你是不是觉得,我这首辅该给你让位了。

一番比较后,徐阶发现还是张居正比较乖,就把张居正给操作入了内阁。

瞧,在有权横着走的帝国官场,提拔一个人或废掉一个人,就跟喝口凉水一样简单。

有了这一次隔阂后,“徐高”就分道扬镳了,“徐张”结成了政治盟友。嘉靖四十五年腊月,“万寿帝君”驾崩,徐阶获知消息后,立刻带着张居正前去起草遗诏,把高拱蒙在鼓里。

等高拱赶到乾清宫后,看到的是凉透的嘉靖和写好的遗诏。

遗诏可不完全等同遗书。

这玩意是一项重要的政治资源,谁掌握了书写权,谁就可以在新皇一朝占有绝对的政治优势。它可以夹带私货,比如“人事任用、政治理念”等等,而且还没有人敢质疑。

高拱是阁中一员,他当然也想在嘉靖遗诏中,夹带点个人私货,最起码可以提拔点自己的亲信吧。

皇上都凉了,诏书都落款了,还夹带个锤子。一大批曾被处理过的官员被重新起用,全是他徐阶的人。

好人全让徐阶一个人给当了,高拱恼火极了。

更要命的是,一生要强的高阁老,就图一个面子。身为次辅,连给徐阶写遗诏墨墨的机会都没有,俨然成了天下人的笑料。

“徐高”的梁子,可结海了。

高拱这人是有名的脾气大,一气之下就跑出去“单干”了。

隆庆元年,高拱单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搞“京察”。

所谓“京察”,是明朝官场的传统,每六年举办一次,主要对主都的官吏进行考评,工作能力不行、年龄偏大的就要面临取消“留京”资格,下放外地,甚至面临降级或辞退的风险。

过去,就是走走过场,没有人愿意干这种得罪人的事儿。

这次,来真的了。吏部尚书杨博也是个暴脾气,他是山西人,高拱是河南人,两人脾气相投,还都是北方派系,刚好能尿到一壶。二人一合计,就把令人讨厌的言官全给开了。

当“京察”结束后,有人就从报告中发现了问题,吏部尚书杨博的“山西派”没有一个被降级或罢官的。

这一下,高拱和杨博成了众矢之的。大伙嚷嚷着要他俩给个说法。高拱不惯着群臣,把带头闹事的胡应嘉一起给开了。

开除胡应嘉,还有一层含义,他是徐阶“江浙阵营”的人。胡应嘉被开,非但没有起到震慑作用,还惹了一身臊,另一个“言官大佬”欧阳一敬站出来弹劾高拱、杨博一党。

高拱确实有点飘了。有明一朝,南方派在人数上绝对碾压北方派。最后,一向沉默寡言的隆庆帝也被拉下了水,不得不出面平息这场争斗。

本来,事情到这就OK了。可是,高拱的学生齐康不按套路出牌,自作主张把徐阶给弹劾了。

这下,可把高拱给坑惨了。

言官们再次“反了”,到隆庆那告状:皇上您瞧见没,高拱这老小子不识抬举,目无君主,您都这样护着他了,他还不肯善罢甘休。

隆庆帝没办法,就让高拱罢官回家反省。

高拱走后一年,徐阶也主动提出致仕。曾经热闹哄哄的朝堂一下冷清了。很显然,隆庆帝被吵惯了,不适应突如其来的冷清,整天魂不守舍,不在状态。

张居正这个人精,看出了隆庆的心思,这是没了政治导师高拱,皇帝没了主心骨呀。就主动上疏,请求高拱复阁。

隆庆三年,高阁老又回来了。

这一回,老高彻底美了。没了徐阶这个死对头,作为帝师的他,总可以横着走一把了。

结果,想多了。

倒了一个徐阶,站起来千千万万个“徐阶”。陈以勤、赵贞吉、李春芳、殷士儋变成了一个又一个各式各样的“徐阶”,跟高拱对着干。

高拱这阁臣当的那叫一个拧巴。尤其是同阁的殷士儋,直接被高拱给气疯了。当众痛骂:

高拱你好歹毒的心,你先后逼走了首辅陈以勤、李春芳、次辅赵贞吉。这可都是咱在裕王府的老哥们,如今你还要逼我走,你当我山东大汉好欺负是吧。今儿,我就让你知道山东不光有煎饼和大葱,还有拳头。他喵的,我跟你拼了。

说完。挽起袖子,撸起胳膊,跟高拱当众扭打起来。双方小弟见状,“嚓,老大被打了,赶紧上”,纷纷加入互殴。顿时,朝堂乱成一锅粥。

嗐。高拱这个人的脾气可能是真臭,把饱读诗书,进士出身的帝国次辅逼到不再“以理服人”,而是提着50岁的“纤纤老拳”直接开干。

“一品首辅,当众互殴”这样的人文奇观,史书上再也找不到第二例了。

评论列表

mygame
mygame 3
2025-11-12 17:23
遗诏的神奇之处在于这玩意原则上代表的是先帝的意志,但是先帝本人往往无法左右这玩意的内容(这种事直到现代还有,胡志明去世后黎笋声称其遗嘱统一中南半岛以此入侵柬埔寨还跟咱们打架,现在越南党史学界普遍认为这个说法是黎笋篡改的) 杨博也是老资历,而且还有一个特殊的履历:曾经长期带兵,所以他脾气大而且没人敢随便惹他(包括巅峰时期的严嵩),毕竟鬼知道他的老部下会不会直接把你干掉

悼明 回复 11-12 19:06
杨溥还是当世最聪明的三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