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口之神”郭发祥》 郭发祥,南阳方城县人,1915年生,1932年加入国民革命军第15集团军,1937年升任第15军65师补充营少尉排长。 1937年10月17日,参加忻口战役龙王堂战斗,战士死伤惨重,郭发祥一天内连升三级,由少尉升为排长、副连长、连长。激战中大肠坠出,自己裹好再战,阵地失而复得几次,倭寇称他“盘肠大战”。 他终以流血过多腹痛倒地,嘱全连官兵坚守阵地,营长拟送后方医院,郭发祥义正言辞:阵地力弱之时,势必削减战员,岂可以一人生死影响战局?争执间,郭自行裂腹而 历史 2024-06-04 00:57
刘茂恩(1898—1981),字书霖,巩义神北村人,长门十三世德字辈,幼入县立高等小学堂,16岁毕业入洛阳省立第八中学,后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辎重科,随兄镇华服务于军旅。 1927年参加北伐,1929年—1930年与冯玉祥、阎锡山迂战中。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历任第十三军军团团长,忻口战役右翼兵团兵团长、第十四集团军总司令等职,参加了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中条山战役、洛阳保卫战等。 1944年8月,调任河南省政府主席,兼河南省警备司令及河南省保安司令,期间将河南3万学生疏运至 2024-06-04 01:46
《美丽富饶的神北村》 1953年神堤村分为神北和神南两个行政村,“神堤”指邙山,它是阻挡黄河南泛的屏障。 这里地处“洛汭”,尧、舜、禹、汤直到周成王都是在原黄帝河洛坛上祭祀河洛以求河图、洛书。在神农山顶,有一明代建筑,名曰:烟雨台,亦名“禹王阁”,当年大禹治水经过这里。河渎庙”建于河洛汇流处,也叫神堤“大王庙”,亦称“河王庙”,它始建于唐代。在神北村马鞍坡下,面向黄河有一女娲庙,清时有三孔窑,供奉女娲像,人称“老母庙”。 刘氏祠堂,记录着刘氏族人生生不息的奋斗故事!刘镇华庄园,彰显着刘氏七兄弟中曾是一门双省长! 历史 2024-05-17 20:32
《空军研究实验室领军人物刘冀捷》 刘冀捷,1939年生,刘茂恩三子,他先后在台湾成功大学、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布莱克斯堡州立大学学习,于1975年获得工程力学博士学位。 作为空军研究实验室的杰出研究员和经理,他为跨空间工程领域、火箭工业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为空军节省了至少上亿元的发射和发动机制造成本。 他发表专业论文218篇,受邀在许多国家大学和研究实验室举办76场演讲会,他发表专业论文218篇,他是实验力学会的荣誉会员,曾在8个名人录中获奖。1998获得美国空军最高奖哈罗德布朗奖。 2007年10月24日,他到上海同济大学进行学术交流,2009年10月20日和26日分别到交通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进行学术交流。 历史 2024-05-22 22:50
《浴血将军蝶化大学教授终成大器者刘献捷》 刘献捷(1904年—1969年),国民党陆军少将,刘镇华长子,他出生之日适逢刘镇华秀才及第,双喜临门,故名献捷。他自小聪慧过人,志向远大,留学德国汉诺威工业大学,获机械学博士学位,柏林炮兵专业学校及陆军大学参谋班,擅长数学、炮兵仪器等。 国难当头,他毅然率兵抵抗,以一腔热血报效国家;手足相残同时操戈之时,他又深明大义急流勇退,远赴重洋著书立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土木工程系精研数学。他在国内著有《防空》《防毒》《炮火集中仪》等,他文韬武略,堪称一 2024-06-04 01:45
《神北村刘氏祠堂》 刘氏先祠,俗称老祠堂,始建于宣统三年(1911)。 刘氏祠堂,是1935年刘镇华任陕西督军时所建。两进式四合院,现存临街房、厢房、过厅、大殿等建筑,均为两层砖木结构,至1977年间均为学校。 30年代后期,刘镇华曾在此开办“寿山小学”,穷人孩子上学不管老师吃饭,也不交学费。刘镇华庄园 历史 2024-06-04 00:52
《巩义市创办旅行社第一人刘爱国》 刘爱国,男,1956年8月生于小黄冶村第五村民组(东窑)人,中学文化,历任小黄冶大队通讯员、广播员、巩县城关公社通讯员、河南黄河河务局石料厂团支部书记、供销科长、巩义市国际旅行社总经理(法人)、巩义市贝克旅行社总经理、巩义市新华路街道办事处商会副会长、郑州市旅行社协会理事、巩义市政协委员等职。 他是巩义市经营旅游业创办旅行社的第一人,他苦心经营贝克旅行社13年,成功办成了巩义市火车站通往韶山等地的旅游专列,开发了百余条新产品,又收购了巩义市金运旅行社 历史 2024-06-04 02:22
刘东辉,男,1978年生,小黄冶村第15村民组(汪老沟)人,刘会章之子。 1996年三门峡美术学院古典彩绘广告墙艺专业毕业,毕业后从事专业个体古典彩绘工作。香港回归时,他在登封少林寺旅游区创作了古典墙体彩画《十二寺僧救唐王》,一画成名,受到河南古典彩绘专家的好评。河南的许多古建筑和仿古建筑上,如巩义康百万庄园、登封嵩阳书院等,留下了他不少笔迹。 在小黄冶村的刘氏宗祠抢修中,祠堂的大殿、卷棚、上窑的彩绘均由他亲手绘作,为刘氏宗祠的修缮节省资金十余万元。 历史 2024-05-17 03:24
《刘氏渊源考》 刘氏源源为:始祖(尧帝的第九个儿子)源明(也叫监明),受封于留地(今河北保定唐县),源明把后裔分两支南迁:一支迁山东平源,一支迁山西一带。源明十八代孙刘登在夏朝孔甲时被封御龙氏,后畏罪携眷潜逃到鲁国(今河南鲁山县)隐居。后经商、周、秦朝,刘氏后裔中一支迁往江苏沛县,尧帝的七十六代有了刘邦。 刘氏来源还有其它几种情况:周匡王时,封其儿子王季于今偃师南之“留”,其后人也以刘为姓;项伯帮助刘邦打天下,被赐于刘姓;西汉初年,娄敬因功高也被赐于刘姓;文景之治后,南匈奴归顺,汉化 历史 2024-06-04 01:02
《回郭镇服装市场合作社主任刘海林》 刘海林(1919年—1991),曾用名绪良,男,小黄冶村焦沟大坡顶人,他16岁在开封“协盛服装店”当学徒,1937年5月在巩县东站街自开服装店。1940年11月,在西安先后到“贺天升服装店”,“豫来西服装店”、“北风庭服装店”和南大街“永大服装店”当技工,1948年在西安开设自己的“天华服装店”,承接过常香玉戏装和生活装的制作而出名,后在开封和巩县回郭镇开办服装店。 1953年工商业改造,就任回郭镇服装生产合作社理事、主任等职。他坚持跟班生产和同行师傅切磋技艺,用“套裁法”给国家节省大量的棉布。1963年,河南省二轻局在新郑县举办省服装剪裁表演大赛时,他获得第一名,之后在巩县被服厂任主任、厂长等职,晋升为国家技工“七级”,为巩县的轻工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历史 2024-05-17 03:24
《巩县军警联合稽查处少将处长刘治国》 小黄冶村刘氏有三宗:刘氏祠堂刘、大黄冶村刘、神堤村刘(刘镇华)。 刘治国(1917—1944),1917年生,小黄村(焦沟大坡顶)人。小时在本村读私塾数年,1934年他17岁时毕业于国立开封河南大学,他天生英俊,能写会画。20世纪40年代,国共合作时期曾到延安,参加过延安青年抗日救亡宣传队,与邓子恢、童玲是好友,1941年在国民党第四集团军军部当副官时,一次酒宴中得到国民党元老张钫的赏识,他跪拜张为干爹,后得张钫和刘觉民的荐举,被委任为国民党第一 2024-06-04 00:56
《小黄冶村刘氏》 巩义小黄冶村刘氏始祖讳士隆,诰封奉直大夫户部员外郎 ,于明初洪武年间自开封陈留迁巩邑老城西街,后迁至李密诞生地黄冶村。 始祖之妣董氏,诰赠郡君,生四子:登、汉、澄、清(失传)。唐、宋、元以后,开封陈留姓刘者占八九,分三大系:日阁老刘、员外刘、年作刘。 小黄冶刘氏先辈原居彭城,后迁济南,又迁陈留。 2024-06-04 01:02
《大黄冶村致富带头人刘公立》 刘公立(1933.6—2009.5),汉族,大黄河村第3村民组人。 上世纪70年代,大黄河村在石河道西河南省化工厂搞了一个副业装卸队。刘公立任队长,几年时间里,为本村集体创造了不少财富。1982年,副业队撤回后,他又在石河道办起了小化工厂,从事白矾、氯化钙等化工产品的生产,为生产队创造了可观的收入。1984年,他自资助教育,带头捐款1万元,受到巩县人民政府的表彰,时任巩县县长的杨振儒将亲笔题写的“资荫桃李”光荣匾悬挂在他家的大门上。1989年,他带头捐资为 2024-06-04 00:18
《“泰学三女将”之一刘蕴华》 刘蕴华(1923.2—1998.2)女,汉族,原籍大黄冶村第一村民组,系清末民国教育家、维新派人士刘莲青嫡孙女。 在洛阳高中毕业进行大学考试后,本来一向学习成绩优异的她,因为运输大学考试卷的火车被日寇的飞机炸毁,而破灭了他的大学梦想。由于深受祖父刘莲青“教育发展国家”思想的影响,她18岁(1941年)便投身教育事业,先后在宝鸡、西安等地从事教育工作。1949年被巩县教育科长邀请至家乡任教,先后在小黄冶、北官庄、巩县二中、巩县一中、沙渔沟高中和鲁庄高中教书。 历史 2024-06-04 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