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的起点—汉唐都城长安与洛阳。丝绸之路的起点在中国汉唐古都长安或洛阳,终点在地中海沿岸的罗马。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通过这条路线,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被传到了中亚、西亚、欧洲等地,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外来文化和技术。狭义的“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长安或洛阳,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丝绸之路起点是以国都为准的,西汉时期起点在长安(今西安);东汉时期起点在洛阳,期间丝绸之路第一次延伸到欧洲。魏晋南北朝有洛阳、长安、平城、邺城等多个起点,还一度以建 2024-06-07 00:45
洛阳,一座华夏历史的宝库。 旅游 洛阳市,简称“洛”,古称神都、洛邑、洛京,是河南省辖地级市、世界文化名城、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三线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河南省副中心城市、著名旅游城市。地处河南省西部,横跨黄河中下游南北两岸,东邻郑州市,西接三门峡市,南与平顶山市、南阳市相连,北与济源市、焦作市接壤,总面积15230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末,洛阳市共辖7个市辖区、7个县、1个开发区;2023年末 2024-06-07 00:45
天亡簋guǐ又名大丰簋、朕簋,是著名的西周早期铜器,禁止出国的文物。在1976年利簋发现之前,长期被认为是唯一一件能确认是周武王时器的铜器。 它的铭文记载了三千年前的重大历史事件,即武王姬发伐纣灭商之后,举行祭祀大典之事。天亡簋 器内底铸铭文8行78字,记载了三千年前的重大历史事件,即武王姬发伐纣灭商之后,举行祭祀之事。作器者天亡襄助武王举行仪式,典礼之后,武王举行盛大的宴享,天亡受赏赐,铸造这件簋来铭记荣宠。銘文为研究周初立国情况提供了重要史料,也 2024-06-03 19:16
中原的历史定义及演化。中原,又称华夏、中土、中州,是指以河洛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当与外族对应时,中原又泛指中国,狭义上指河南地区。 中原本意为“天下至中的原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起源地,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是华夏民族的摇篮,被视为天下中心。中原地区随着华夏民族的大融合以及中原文明的扩展而逐渐向外蔓延,扩大了以中原文化为核心的汉族和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中原文化在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化过程中,占据了核心地位。文化比较先进的华夏民族以别于四夷而称中华。 中原地区是中国建都朝代最多,建都历史最长,古都数量 历史 2024-06-03 19:18
黄河六次改道塑造了华北与黄淮。 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而著称,向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之说。据统计,在1946年以前的几千年中,黄河决口泛滥达1593次,较大的改道有26次。改道最北的经海河,出大沽口;最南的经淮河,入长江。 历史 2024-06-03 19:19
克钟记载周厉王在成周康厉宫对克的赏赐。克钟为西周青铜礼乐器。上有甬柱,甬中空。器饰窃曲纹、夔纹。钲部、左铣部有铭文共计79字,分刻两器之上,每钟半篇。此件克钟铭文为下半篇。克钟铭文为下半篇。铭文记载克接受周厉王的命令,到指定地方巡查,完成任务后在成周康厉宫得到周王赏赐,特铸造此钟,追念先祖并祈福。 2024-06-03 19:23
华夏的由来。历史 看图说话。这才是古代华夏的正确图,天圆地方时夷图。古籍中将“华”、“夏”作为中原,称四方为"夷蛮戎狄"。华与夏曾相互通用,两字同义反复,华即是夏。“中华”又称“中夏”。如《左传》定公十年载孔子语云:“裔不谋夏,夷不乱华。”这里的“华”亦即“夏”。孔子视“夏”与“华”为同义词。大约从编著《尚书》起,我国古籍上开始将“华”与“夏”连用,合称“华夏”。唐朝经学家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意即因中国是礼仪之邦,故称“夏”,“夏”有 2024-06-03 19:23
河南副中心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洛阳。 洛阳是河南省辖地级市、世界文化名城、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新二线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河南省副中心城市、著名旅游城市。居天下之中,因地处洛水之阳而得名,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历史上先后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是中国建都最早、历时最长、朝代最多的城市,世界四大圣城之一,道学发源于此、儒学兴盛于此、佛学首传于此,洛阳市有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东周王城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等五大都城遗址,龙门石窟、中国大运河(回洛仓和含嘉仓遗址)、丝绸之路(汉魏故城、隋唐洛阳城定鼎门、新安汉函谷关遗址)等3项6处世界文化遗产。洛阳市曾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称号。 2024-05-22 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