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读过的最惊艳的古诗都有哪些?跑不出这8首诗的范围
分享好诗给朋友们欣赏,为大家的生活增添诗情画意,真是一件大乐事。
令你感到惊艳的古诗都有哪些?我猜逃不出本文这8首诗的范畴,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第1首 唐朝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这首诗的惊艳在于它将生命短暂的悲感,瞬间转化为一场炽热燃烧的狂欢。
开篇“黄河之水天上来”与“朝如青丝暮成雪”,以宏大的视角和极尽夸张的时间流速,道出人生易老的亘古哀伤。然而李白并未沉溺于此,而是以“人生得意须尽欢”的豪情将其彻底掀翻,迸发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等睥睨天下的最强音。
全诗如黄河奔涌,气势磅礴,将深沉的悲慨包裹在纵酒高歌的狂放之中,最终以“与尔同销万古愁”收束,完成了一次对生命焦虑的诗意超越,展现了盛唐无比自信和膨胀的生命力。
第2首 元代唐温如的《题龙阳县青草湖》西风吹老洞庭波,
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
满船清梦压星河。
这首诗妙在用超现实的奇幻笔触,勾勒出一个空灵缥缈的醉梦之境。
“西风吹老洞庭波”开篇即奇,将无形的秋风与有形的湖波相连,用“老”字赋予洞庭以生命感,愁思暗生。
后两句更是神来之笔,意境无敌,“醉后不知天在水”,现实与倒影已然混淆;而“满船清梦压星河”,则将抽象的“清梦”具象化为有重量的实体,竟然能“压”住整条璀璨星河。
这种虚实相生、物我两忘的极致浪漫,创造了一个唯美、静谧又略带忧伤的童话世界,其想象力的奇绝,在中国古诗中独树一帜。
第3首 唐朝崔颢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此诗被推为唐人七律第一,其惊艳在于它打破了格律的拘束,以古风行律,达到了气韵天成的至高境界。
此诗前面出现了三次“黄鹤”,不拘对仗,顺势而下,借渺茫的神仙传说抒发了岁月不再、世事苍茫的深沉感慨。“白云千载空悠悠”一句,将时间的长河凝固定格,空灵悠远。后半首则转为工整的律体,绘出登楼所见的明丽景色,最终以日暮烟波中的乡愁作结。
全诗将远古的神话、现实的景物与个人情思完美熔铸,历史的空茫与空间的辽阔交织,形成了一种浩大而缠绵的意境,连李白也无奈为之搁笔。
第4首 唐朝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首诗的惊艳,在于它用最简练的文字,爆发出最深沉磅礴的孤独感。
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之间,俯仰古今。“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在时间的长河中,他找不到精神的同道与知音,成为一个孤绝的坐标点。“念天地之悠悠”,空间的无垠更反衬出自身的渺小。这不仅仅是怀才不遇的悲愤,更是一种觉醒的个体在面对无限时空时,所产生的根本性的、形而上的孤独。
这种巨大的悲怆感,具有穿越时空的冲击力,让千载之下的读者依然能感受到那份“独怆然而涕下”的灵魂震颤。
第5首 唐朝李商隐的《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首诗的惊艳在于它极致的朦胧美与多义性。它如同一座用华美辞藻构筑的迷宫,充满了恍惚迷离的意象,包括“庄生晓梦”的虚幻、“望帝春心”的哀怨、“沧海月明”的寂寥、“蓝田日暖”的温润。
诗人将复杂难言的人生体验,或许是年华逝去之痛,是理想幻灭之悲,是刻骨铭心之情,全部打碎,并融铸于这些典故与意象之中。
此诗没有明确的主题,却唤起了读者关于人生所有美好而怅惘的回忆。这种不确定的美学,使它成为一首可以让人无限阐释、常读常新的作品。
第6首 唐朝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此诗被尊为“七律之冠”,其惊艳在于它无与伦比的形式严谨与情感沉郁的完美统一。
此诗首联对仗,一句多景,描绘出秋日夔州天地间肃杀苍凉的景象。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以磅礴的笔力写出了宇宙之秋的悲壮与时间流逝的永恒,被誉为“古今独步”。颈联则浓缩了诗人一生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情感。
全诗八句皆对,却毫无斧凿痕迹,格律精严至极。它将个人身世之悲与家国离乱之痛,融入广阔的自然与历史背景中,达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
第7首 唐朝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的惊艳在于用最精简的意象,营造出了一种穿越千年的、永恒的清冷愁绪。
诗人选取了“月”、“乌啼”、“霜”、“江枫”、“渔火”等一系列密集的冷色调意象,共同编织出一幅秋夜泊舟的孤寂画面。
最妙的一笔在于“夜半钟声到客船”,在万籁俱寂的深夜,这突如其来的钟声,不仅反衬出夜的静谧,更仿佛敲击在愁眠不寐的客子心上,将空间的孤独感引向了时间的深邃。
这钟声,也因此成为中国文化中一个永恒的愁绪符号。
第8首 唐朝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的惊艳在于用极致的简练创造了一个绝对孤寂、绝对清高的精神世界。
此诗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以夸张手法抹去天地间一切生命痕迹,营造出浩瀚的空白与死寂。在这绝对的“无”中,后两句推出“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一个“孤”、一个“独”,使老翁的形象如同雕塑般凸显。
他钓的已不是鱼,而是漫天风雪,是整个冰封世界的孤寂,更是自己不屈不改的孤高心志。
这种于无边寂灭中坚守孤傲的灵魂姿态,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朋友们,最令你惊艳的古诗是哪首?有没有在本文这8首诗的范围内?欢迎分享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