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之声2025-11-21 17:06:12

何泽慧
何泽慧(1914—2011),出生于江苏苏州,祖籍山西灵石。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40年获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工程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和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物理学家、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推动了中国宇宙线超高能物理及高能天体物理研究的起步和发展。

1936年
何泽慧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后
赴德国柏林
高等工业大学技术物理系
学习“实验弹道学”专业
多年后,有年轻人不解
当年去德国留学
为什么要学军工专业
她爽快地回答:
“我就是想要造枪、
造炮打日本鬼子!”

1936年清华毕业照,前排右二为何泽慧(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士文库)
何泽慧到德国学习
还颇费了一番周折
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的
技术物理系
与军工联系密切
实验弹道学更是敏感专业
有规定不准招收外国学生
更不能招收女学生
她在听说技术物理系主任
曾经在南京军工署工作过后
便直接找到这位系主任理论:
“你能到我国的军工署当顾问,
我为什么不能到你这里学习?
你知道我的祖国
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
我想学习弹道学的愿望,
你应该能够理解。”
系主任最终被说服
破例收下了她
何泽慧成为该校技术物理系
第一个外国学生
同时也是第一个
学习弹道学的女学生

1957年何泽慧在401所图书馆查阅资料(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士文库)
何泽慧在日常生活中
非常谦虚、低调
因此她常被不熟悉的人“误会”
一次,她应苏州市政府之邀
提前了一天到达
自行在市委招待所联系住宿时
因衣着朴素而被前台婉拒
“我们不接待一般人士住宿”
恰好该招待所的负责人经过
认出老人家是著名科学家
立即为其安排了一楼的房间
又嘱咐厨房
老人家想吃什么要尽量满足
1994年
科学出版社计划出版
《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
邀请何泽慧为自己立传
她坚决拒绝了这一提议
她认为科学家的职责
是专注于科研
而不是追求个人名誉
她的女儿钱民协回忆道:
“妈妈一直自信乐观、自强自立,
对我们要求严格,
但她从不把爱挂在嘴上,
心中怀着一种深沉的大爱。”

1997年8月17日何泽慧在山西灵石两渡镇题词“科技兴镇”(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士文库)
半个世纪以来
何泽慧一直住在破旧的小楼里
家具也大多是
20世纪50年代的旧物
唯一一件新家电
是一台白色的吸氧机
她的女儿钱民协说:
“我妈这一辈子不讲吃、
不讲穿、不讲住,
从来不计较什么条件。
她们那一代人,
活得轰轰烈烈!
或许她觉得自己是非常幸福的,
从不认为自己有多大贡献,
只是做了她应该做的。”

1992年3月1日何泽慧与外孙下棋(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士文库)
何泽慧就是这样一个人
一个为科学事业和祖国
贡献了全部聪明才智的大科学家
同时,她也是一个简朴、
平易、不事张扬的
会让人以为就是
邻家阿婆的大科学家

何泽慧,摄于2006年中秋节(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士文库)
内容选自《 百位著名科学家作风学风故事》
来源:中国科学院直属机关党委、办公厅
责任编辑:李京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