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两篇文章,解读了《水浒传》开篇词《南吕·玉娇枝》。这个曲牌,也是别有深意的选择。南吕,隐藏的是大明南京故都,吕,是建文帝的生母吕氏。“玉娇枝”,将在“三山聚义打青州,众虎同心归水泊”中出现,是北京大名府画匠王义的女儿,则是建文帝的隐喻。
“玉娇枝”如何解,咱们今后再讲。这篇文章将解读另外一首开篇诗,这首诗改写自北宋邵雍的《观盛花吟》。后来,《西游记》的作者也借用邵雍的诗《清夜吟》统括全篇。那么,《水浒传》、《西游记》为何都以邵康节的诗开启故事隐藏真相呢?
邵雍号安乐先生,《观盛花吟》暗喻朱家邵雍,字尧夫,号安乐先生、康节先生等,北宋哲学家。《水浒传》中,白日鼠白胜是黄泥冈安乐村人。《明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记载,永乐六年五月,朱棣“命于辽东自在、快活二城设自在、安乐二州,每州置知州一员吏目一员”。
不仅安乐州出自《明实录》,武松醉打蒋门神之地快活林,也是一个实写的地名。这就是《水浒传》以邵雍诗开篇故事的第一个原因。
安乐先生的原诗名《观盛花吟》,这个诗题也点化入书,妙手为“瘦词”。
觀,见草双口隹。草谐音“曹”,无论《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以及《西游记》、《红楼梦》中的“曹”,都说的是朱元璋家先祖邾国曹姓。双口,指的是书中暗藏的大明藩镇之乱双方,有“两头蛇”之意。隹,是短尾鸟,包括燕。
盛,成皿,谐音“成名”,也就是开篇词中的“见成名无数”,皿、名谐音“明”。花,即曹化,大明朱姓由曹姓化出。吟,谐音“淫”、“寅”。《水浒传》中隐藏女娲补天“积芦灰以止淫水”,淫水即洪水,影射朱洪武。朱元璋崩于戊寅年,前一篇文章以王婆说潘金莲年龄,解读了这段历史。
古代诗词名篇浩如烟海,《水浒传》偏偏以安乐先生《观盛花吟》作为开篇诗(回前诗),深意就是如此。第一回中,还以唐代王维《早朝大明宫和贾至舍人之作》为回前诗,同样深有寓意。这时后话,且按下不表。
纷纷五代乱离间,一旦云开复见天五代,就是接下来一首五言绝句中所说的“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水浒传》中的“五代”,写的是朱元璋《皇明祖训》中确立的皇统和藩王家五行字辈。更在“五代”中隐藏了“朱温”。
五代乱离,朱家离间,《水浒传》“书林隐处”,隐写了靖难之役,朱高煦、朱高燧夺嫡、朱高煦叛乱、土木之变兄弟夺位这些朱家离间火并的历史。朱棣是木字辈,朱允炆、朱高炽是火字辈,朱瞻基是土字辈,朱祁镇、朱祁钰是金字辈。那么,朱元璋就是水字边(洪)。施耐庵见证了朱家五行字辈一轮皇帝,“水木火土金”,这一轮就是“五代”。
一旦,可解读为一大早,一大早云开日出,重见天日。梁山大聚义时,西北乾方出现了一轮大金盘。《水浒传》以北宋事隐藏大明历史,这只大金盘本出赵匡胤《咏日》诗:“须臾降下大金盘,赶散残星与明月”。《大宋宣和遗事》中说,宋太祖的这两句诗,后来成为金灭北宋的谶语。
朱元璋也喜欢吟诗,水平还不低,而且,还善于反其意而用之,点化古人的诗,与古代帝王论高低。《水浒传》中,隐藏了两首朱元璋的诗,其中一首就是针对《咏日》而作的。这首诗名叫《金鸡报晓》。
《金鸡报晓》的后两句是:“三声唤出扶桑日,扫尽残星与晓月”。大明太祖于大宋太祖一样,都犯了“忌”。香孩儿赵九重要赶散明月,殊不知,“趙”中有月,岂不是自己赶自己?
大明有“月”,月在四大名著中,都是大明的标识符码。香孩儿朱重八不是赶散“月”,他比赵香孩儿更厉害,要“扫尽晓月”。“晓月”,朱元璋的本义是“小月”,趙,就是“走小月”。“扫尽残星与晓月”,朱重八力压赵九重。
“霎时新月下长川”,意出“扫尽残星与晓月”,又点化了“一旦云开复见天”。不过,施耐庵还有另一层深意,那就是隐含“封建必亡”。梁山大聚义的大金盘落在了梁山正南地下,从龙虎山地穴中误走的妖魔,复归于地穴,寓意大明如北宋那样亡于“金”,而且,有南明。
草木百年新雨露,车书万里旧江山这是《观盛花吟》的第二联,邵雍的本义是赞北宋扫灭五代纷乱,迎来新的盛世。《水浒传》的寓意也是描述大明新月,但却隐含了永乐迁都。
这一联,隐藏了《水浒传》成书于朱家将及百年之时,也就是成化年间。因此,施耐庵隐写了“土木之变”。成化,是明宪宗朱见深的年号,深,为朱家水字辈,前有洪武、洪熙,又逢“见深”,故是“草木百年新雨露”,朱家“转过两个湾(第二十四回)”,还在“水浒”之中。
草木,后来被《石头记》演绎为“草胎木质”,意思是朱家出自曹姓,木,就是朱家五行字辈中的木字辈。《水浒传》中以林冲、杨林为喻,林冲是豹子头,杨林是锦豹子,同义双举,隐藏了朱元璋“真人服”之梦。这段梦,待讲到锦豹子时再来解说。
林冲有个徒弟名叫“操刀鬼曹正”,这五个字中隐藏了“曹操”,既是道衍和尚黑衣宰相“遇林而起”的暗喻,又是“草胎木质”的最初写法。朱元璋自称曹家正脉,故而国号“大明”。曹姓邾国,先祖吴回,吴回是第二代祝融,融,大明也。
“武行者夜走蜈蚣岭”杀飞天蜈蚣王道人,隐写的是吴国公、吴王朱元璋。朱元璋称帝之前称吴国公、吴王,就是因为吴回。《水浒传》以“回”为章节,也是因为吴回。某度已经按照我的解读,更正了中国第一部章回小说是《三国演义》的误说,第一部章回体小说换成了《水浒传》。
从祝融到大明,期间大致也是“百代”了,“曹”、“木”便迎来了新的雨露。雨,就是及时雨。及时雨,隐藏的是朱元璋驾崩于戊寅。这层隐喻,前面的文章中已经讲过,不再重复。
“车书”被点化为猴鼠、猴叔。“車”中藏“申”,这是一则古代非常有名的灯谜,猜的就是“猴”。书,是“鼠”、“叔”的谐音,燕王属鼠夺侄子之位。朱高煦是朱瞻基二叔,也要起兵夺位。
“万里”,谐音为“万历”,但不能说成万历。万历可指万年历,施耐庵再神,也不可能预见大明将出万历朝。万,是宋万,萬则是“草禺”。“草禺”是什么意思,前面的文章也已经解读了。
“旧江山”,舊,草隹臼,草、隹已经说过,“臼”即石臼,石即豕,隐喻朱家。舊,谐音“鸠”,隐喻明初九大塞王,宋徽宗被写成“九大王”,以及九纹龙,都是“鸠”。舊,谐音“舅”。《水浒传》中“里应郁保四”,写的是暗中保四叔做里应的李九江。书中的江州就是九江,九江是朱元璋姑姑的儿子李景隆,“打虎将李忠”就隐写了李九江父子二人。朱元璋,就是李九江的四舅爷。
“解珍解宝双越狱,孙立孙新大劫牢”,登州亲戚关系十分混乱,隐写的就是朱家藩镇之乱都是自家人大火并。
旧江山,指的是大明金陵旧都,永乐迁都后,大明也就迎来了“新雨露”。新,“取木者”,正是开篇词中的“曲木”。
寻常巷陌陈罗绮,几处楼台奏管弦这两句,施耐庵就改写了,原诗是:“寻常巷陌犹簪绂,取次园亭亦管弦”。不说邵雍原诗寓意,且看施耐庵改写的因由。
寻常巷陌,出自刘禹锡《乌衣巷》,施耐庵点化的正是这首诗。乌衣,被点化为吴衣,隐含朱元璋因吴回而称吴王。乌衣巷中有朱雀桥,这就点到了“朱”。大明国号出自火正祝融,因而以南方朱雀之地建都,皇城建在朱雀湖上。
朱雀湖边原本有李白笔下的三山,朱元璋则以三山填平燕雀湖建皇城。“三山半落青天外”,也就演绎为“三山聚义打青州”。
陈,点到了朱元璋的母亲陈氏太后,《西游记》中的陈家庄,暗写的是朱元璋姥姥家。后文书中,施耐庵还将写到陈氏太后。
羅绮之“羅”,就是小燕四儿。“汴京城杨志买刀”中的牛二隐写的是属牛的人,其中就有辽国萧太后。萧太后小名萧燕燕,与燕人张翼德同喻,都是说的燕王,也就是小燕四儿。“羅”上有“四”,“隹”是短尾鸟。丝,有文之帛,暗喻太宗文皇帝。
“几处楼台奏管弦”,楼,重屋也,“娄”上之“米”,隐含“重八”。楼,“木娄”,邾子国又叫朱娄国。木,指的是木字辈的燕王。所谓《红楼梦》其实是《朱娄梦》,《水浒传》中隐含了朱棣之后,大明兴于木字辈,亡于木字辈的“诗禅”隐语。《石头记》更是见证了这一历史,因而是《朱楼梦》。
人乐太平无事日,莺花无限日高眠“人老太平春未老,莺花无害日高眠”,邵雍的原诗是这样写的,施耐庵有意改写为“人乐太平无事日,莺花无限日高眠”。
乐,指的是永乐,故而下一句有“无限”二字。但是,“人乐太平无事日”却是讲的朱棣取代了朱标,继承了洪武大统。建文四年六月十八日,朱棣诏令“今年称洪武三十五年”,把建文四个年号并入“洪武”。
《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中说:“(太祖)姓朱氏,讳元璋,字国瑞,濠之钟离东乡人也”。仁祖(朱五四)因朱重八多病,便打算让他“俾从释氏”。因东乡饥荒,寺中无僧,“既而徙居钟离之西乡,后迁太平乡之孤庄村”。
“人乐太平无事日”,以及书中的“天下太平”暗指朱元璋家住太平乡孤庄村。朱家三迁,因而书中写了独龙冈,独龙冈前就有三个村子。祝家庄在独龙冈下,还有李家庄、扈家庄,施耐庵分别交代了这两个村坊在祝家庄的东边、西边。晁天王是东溪村人,对面还有个西溪村。东溪村、西溪村就因一个僧人闹出了“托塔天王”。
朱标是朱元璋的长子,《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记载,吴元年(1367年)冬十月,“世子至太平府,访陈迪家,赐白金五十两,以初诞其家也。”世子即朱标,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朱标出生在太平府商人陈迪家。陈,也指朱标出生之地。
太平,又指的是朱标。“人乐太平”,其中隐藏了《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中的一段历史。洪武二十五年,朱标去世,朱元璋于东角门诏谕群臣,问:
“朕老矣,太子不幸,遂至於此,命也。古云:‘国有长君,社稷之福。’朕第四子贤明仁厚,英武似朕,朕欲立为太子,何如?”
翰林学士刘三吾进曰:“陛下言是,但置秦、晋二王於何地?”上不及对,因大哭而罢。
这则记载,疑似朱棣修订《太祖实录》时伪造,但也说明一个问题,如果朱标还在,那就不会发生削藩之事,燕王等也不敢轻易谋反,这就天下太平了。朱标既殁,朱元璋不搞“孙立”,立朱棣为太子,那么,大明直接进入永乐时代,也是天下太平。施耐庵见证了永乐时期,因而,以梁山好汉所喻之燕王,颇有侠义之风。孙立的大舅哥名叫乐和,永乐年间,天下太平。
“莺花无限日高眠”,莺歌燕舞,以“莺”为喻,其中藏“燕”。花,即曹化。若无“孙立”,大明太祖高皇帝可以瞑目了。不过,“莺”又谐音“淫”,大明终究没有逃过“封建诸子”、“孙立”而导致的大火并。太平盛花很快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所摧毁。
月到天心处,风从水面来,一般清意味,料得少人知邵雍又号康节先生,康,指建康,侯建、安道全、王定六等都是建康人。建康即金陵,“节”为止,“安乐”一出,大明迁都。
《水浒传》引《观盛花吟》入书,隐藏的是大明之事。那么,《西游记》所引《清夜吟》又是什么意思呢?
大明永乐年间,朱棣重语禁,召集民间“瘦词”高手进宫,专门破解当时隐语,防止靖难之役真相被揭露。宫廷中,有个名叫杨景言(贤)的瘦词能人,却写了一部戏剧,名叫《西游记》。这部戏,就是讥讽朱家藩镇之乱,隐藏了靖难之役的诸多真相。
杨景言是大元蒙古族人,从其姐夫姓,世居杭州,写《西游记》损大明在情理之中。有人认为,北宋时期禁止杀牛,《水浒传》写得不合理,如此写牛,作者恐怕是个蒙古族人。其实,北宋不是禁止杀牛,而是严惩偷盗偷杀牛及鸡鸭等家畜。
《水浒传》中的“牛”,不是实写,而是以“牛”隐靖难之役,借用唐朝的天策上将暗写大明天策上将,隐藏了建文帝被射杀于玄武门的真相。虽然戏剧《西游记》也是写的靖难之役,但是,《水浒传》一定不是杨景言写的。《水浒传》中还有土木之变,这个时候,杨景贤已经作古了。
杨景贤不能写《水浒传》,但他的《西游记》却被演绎为小说。小说《西游记》基本继承了戏剧《西游记》的寓意,却是以《水浒传》立意,同样写的是“封建必亡”。关于这部小说,我另有文章解读,这里简要说说邵雍的《清夜吟》。
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西游记》版本是世德堂本,这个本子共一百回,分为二十卷,每卷五回(吴回)。每一卷以《清夜吟》中的一个字为卷名,比如第一卷是“月字卷”,第二卷是“到字卷”……。
“月到天心”,寓意明月将终,大明将亡。“清意味”,则被隐喻为清将取代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