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出佼兮,佼人撩兮,明清小说中的艺术人物与审美心理分析

侍儿评历史 2023-04-19 22:48:12
引言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繁盛时期,这一时期的小说创作不论是内容形式,还是人物刻画,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分析小说人物塑造与审美心理,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这一时期文人的创作特点,体会时代塑造的艺术氛围,同时感受不同的小说当中人物的典型特色,领会这一时期的艺术审美风格。笔者对明清时期小说中的人物塑造与文人的审美心理进行分析,旨在更深刻地体悟明清小说创作特色与人物塑造的典型之美,掌握当时文人审美心理的变化特征。

一、明清小说,文学地位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长河中,小说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出世间百态,具有包罗万象的艺术特征。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顺势而起,成为市井文化的一大特色产物。

古代文言小说起源于先秦的街谈巷议,后发展出笔记与传奇等类型,而明清小说在唐宋“话本”的基础上,逐步发展成熟。它随着印刷业的崛起而不断发展,从口口相传的模式转入了正规的书面传播,在明代中叶以白话小说的崭新面貌登场,占据了文坛的一席之地。

《北方文学》中提到:“明代历史演义、世情小说、神魔小说、公案小说、英雄传奇等逐渐兴起。”

如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就诞生在这一时期。冯梦龙辑纂的“三言”,即《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和凌濛初编著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别具一格。

清代小说反映更广阔的社会生活,体现出文白交融的特点,出现拟古小说、人情小说、侠义小说、讽刺小说等新的创作高峰,《红楼梦》《儒林外史》《聊斋志异》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后来,讽刺小说发展为“谴责小说”、黑幕小说,人情小说末流嬗变为狭邪小说,公案小说及侠义小说合流,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交融,武侠小说逐步掀起高潮,小说文体走向普及。

明清时期,古典小说发展达到鼎盛,无论是思想内涵,还是题材表现,都有许多突破。这一时期的小说对传统文化充分包容,加之一些文人为小说配以图样插画,使小说的文字陡然间生动起来,促进了小说的进一步推广与发展,成为家家户户喜爱的文学样式。

可以说,这一时期小说的出现打破了文坛长久以来的沉寂,打开了志怪、神魔类文学创作的新局面。明清时期的小说在中国古代文学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诸多作品以及其中的人物至今仍广为流传。

二、明清小说,人物塑造

宋元时期市井文化的兴起为明清时期小说的孕育和繁荣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正因如此,众多小说中的人物都出生于市井,在市井文化的熏陶下发育成型,自然而然地带有浓重的市井文化烙印。如明代后期通俗小说表现出很强的市民意识。“二拍”中《叠居奇程客得助》《乌将军一饭必酬》的商业描写,在以往短篇小说中较罕见。

清代《蜃楼志》写广东洋行商人和海关官吏的生活,题材有突破。又如《水浒传》当中的许多英雄好汉,就出身市井,并且具有浓厚的市井文化特色。“女子经商”在市井文化当中独具特色,这是城市化进程加快,女性意识初步觉醒的典型象征。在《水浒传》中,“母夜叉”孙二娘就是市井文化中女子经商的典型代表。

《西游记》中也有展现市井文化特点的角色,如描写猪八戒:“黑脸短毛,长喙大耳,穿一身青不青,蓝不蓝的梭布直裰,系一条花布手巾。”

猪八戒前身是天蓬元帅,但是犯错之后化身为猪妖,身上就多了几分市井的俗气与贪恋红尘的欲求。他贪恋金钱、美色,总想要满足口腹之欲,动不动就要放弃取经,打道回府,这些看似带有贬义的形象特征,实际上符合市井百姓基本特征。

由于生活在社会底层,又没有田产傍身,市井民众只能靠经商谋生,追求金钱,贪恋红尘是他们共同的特点。仔细想来,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市井气息,才让明清小说的人物塑造多了一些接地气的感觉,能够更广泛地代表广大市井民众的心声,得到普通百姓的喜爱和认同。

明清小说有了许多神魔、玄幻、鬼神元素。其中以《西游记》《封神演义》《聊斋志异》等最为出名,清代《雷峰塔奇传》《飞跎全传》《希互梦》等神怪小说也较为流行。可能是受佛教、道教思想的影响,导致这些打破常规的“非常人”的形象出现。佛教自东汉末年传入中国之后,不同程度地受到统治阶级的认可,在许多朝代,佛教是普通老百姓的信仰。佛教思想影响了文学创作。

如《西游记》中写道:“魔障未完,故此百灵下界,应该受难。”

《西游记》围绕唐玄奘师徒取经普度众生的故事展开,在人物塑造、故事背景上将佛教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上到如来佛祖释迦牟尼,下到幻化成人的老鼠精,都是佛教思想的信徒,师徒四人的佛教信徒形象更是深入人心。

道教与佛教不同,它是中国的本土宗教信仰,许多王公贵族追求得道升仙。儒释道的高度融合是中华古代文化的典型特征,道教思想和佛教思想同样互相影响。在许多知名的壁画当中,道教的仙长位列如来佛祖身侧。

《西游记》中,虽然以佛教思想为主要思想,但随处能够见到道教的身影,例如,“三清观”中供奉的道教三圣,以及各种场景中出现的道观和茅山道士等。总体来看,《西游记》所塑造的“非常人”的艺术形象,受宗教影响,其或化身为各路妖魔鬼怪拥有各种盗取而来的法宝,或贪恋世俗红尘下凡发生一段非同寻常的故事,都代表普通人之外的一种形象,这是明清小说人物塑造的一大特点。

三、明清小说,审美特征

明清小说的内容更加贴近百姓生活,所涉猎的范围也不断延展,由此可见,明清小说的创作者更加注重观照现实,将文学的眼光投射到了世情、民生和底层当中。他们以传统文化为底蕴,深知小说应当以普通人的生活百态为基底,占据最庞大的百姓传播阵地,以通俗文化打开发展局面。

传统文化本身以普通百姓的生活为基础,世间百态是民生发展的呈现,更是明清小说创作的灵感源泉,帮助小说这种通俗艺术实现发展,并不断丰富内涵。不论文学创作的形式与内容怎样改变,其内核永远是最引人关注的。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悠久,历朝历代或多或少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

大部分的文学作品都以儒家文化为根本,而儒家文化的基本功用就是“教化功能”,小说虽然是通俗文学,但是仍然不能跳脱儒家文化的教化功能约束,从文人创作的最终意图来看,其始终肩负着教化世人,劝诫向善的功效。

如《水浒传》中所写宋江:“绰号呼保义,为人急公好义,常救人于危难时刻所以又号及时雨,人称孝义黑三郎。身材矮小,面目黝黑。”

《水浒传》虽然通篇都是梁山好汉的义举,他们身手矫健,拥有过人的本领,似乎无论怎样的困难都无法打败这群正义之士,但是作品最后他们仍被冠以“贼寇”的骂名,一直要带领弟兄们过上好日子的宋江也在此时服从了“招安”,美其名曰是要谋一条出路,实际上就是屈从了封建统治阶级,最终落得悲剧的收场。

这里的教化功能体现在百姓要服从统治阶级的领导,不论如何风光的反抗,最终都将失败。这也是《水浒传》至今仍然被世人诟病其结局的一大原因。《西游记》当中的劝诫教化多与佛教思想糅合在一起,强调劝人向善,追求正义和以理服人。

唐僧作为其中劝人向善的主要角色,承担了大部分劝诫之词的输出职能。中国古典小说始终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在这种思想的浸润之下,剧情走向往往落入俗套,这也是当时明清小说创作的一些遗憾。

不同于诗歌的直抒胸臆,明清时期的小说往往在审美上呈现出“真”与“假”之间的博弈与拉扯。在明清小说当中,大多数的人物和故事都是“假的”,是虚构的,并不存在于现实世界当中。

无论是《聊斋志异》当中的人狐相恋、人鬼痴缠,抑或是《西游记》当中的三打白骨精、混战狮驼岭,这些早已突破了“人”的范畴,自然就是“假”的情节,是“假”的世界构建。

就连《红楼梦》这样满是人物互动,看似真实存在的“大观园”生活,也是虚构出来的,更不要谈《封神演义》这样的鬼神混战的情节设定了。但这些看似“假的”情节背后,或多或少都有着“真的”背景存在,有着让读者看了之后“信以为真”的力量。归根结底,虚构的小说,真实的人性,“真与假”既在于本身的真假,也在于读者观后情感涌动的真假。

结语

明清小说的辉煌是城市文化发展的产物,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文人创作心路变化的产物。这时的文人创作更多关注世情百态,更加注重底层人民的需求,既植根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上,又打破了创作题材形式束缚,创造出更加生动、丰富的内容。

在明清小说之中,人物的塑造不再拘泥于“人”,而打破了这一界限,创造出更多富有冒险精神的“非常人”形象,这不仅受到了佛教、道教思想影响,同时也表达了对封建统治的另类反抗,是一种情绪上的释放,也是对故事边界的一种突破。在笔者看来,明清小说开创了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在古代文学历史当中辉煌灿烂的盛世,其价值不可估量,对当代小说及影视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西游记》

《水浒传》

《名作欣赏》

《北方文学》

0 阅读:6

侍儿评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