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石窗有多美?古人告诉你:“它”既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文化

强强聊历史 2023-07-26 21:36:00

文|侯博士的笔记

编辑|侯博士的笔记

前言

浙东石窗是中国建筑艺术中的一段历史的代表,它符合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提倡的坚固、实用、美观三个原则。

同时,它还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哲学的影响,在追求秩序感的同时,强调追求自由和美的原则。这种石窗结合了浪漫主义想象和现实主义生活,通过独特的形状、色彩和材质展现出一种朴素而纯粹的美感。

简单来说,浙东石窗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部分,它注重稳固、实用和美观。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它追求秩序,同时追求自由和美。它独特地结合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呈现出朴素而纯粹的美感。

有名的媒介理论家麦克卢汉说过,住宅就像是人体的延伸,就像我们的皮肤和衣服一样,用来控制体温的机制。他的观点相对于勒·柯布西耶的“住宅即机器”更注重人性化的视角。

随着农业时代转变成工业时代,住所的意义也在不断变化,背后承载的文化和社会价值逐渐被忽视。然而,通过研究浙东石窗文化,我们可以发现一种历史上持续存在的审美精神。

浙东石窗艺术的质料与审美

浙东石窗艺术是指在中国浙江省东部地区保留的一种石头雕刻的窗户艺术形式。这些石窗主要分布在三门、宁海、绍兴等地。

中国的古建筑因为地域、气候和民族风俗等原因而各不相同,通常使用木头来建造建筑。但是,由于浙东地区受到海洋气候的影响,一些地方采用了石头作为建筑材料,并且将石头雕刻和装饰,形成了独特的石窗文化,这一传统从明清时期就开始了。

这种石窗文化见证了建筑、设计和艺术融合的历史,展现出独具特色的美感和技艺。

浙东石窗是一种古老的建筑艺术,它在浙江东部地区很流行。与其他地区的建筑不同,这里的人们喜欢用石头来做窗户。他们认为石头看起来古老而稳固,有一种远古的感觉。明清时期,浙江地区有着丰富的文化氛围,这为石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由于浙东地区的海洋气候,居所容易潮湿,因此人们选择了石头作为窗户的材料,因为石头坚硬耐用,象征着当地渔民不屈的性格和追求。

在东汉时期,画像石常常表现永恒的丧葬场景,用石头的坚固建造来生与来世的幻想。当时有一首民谣唱道:“人生不像金银那样永远,怎么可能经受时间的考验。”用石头作为材料传达了“永恒”的观念。

浙东石窗不仅在建筑中使用,还广泛应用在石碑、石塔和石雕等方面,这些使用石头的建筑和雕塑都与对“时间”的探索有关,通过石头将时间凝固和永久保存。制作浙东石窗需要熟练的匠人,他们使用各种工具和技巧来打磨、雕刻和修整石头,同时也在创作过程中体会着石头赋予的生命体验。

浙东石窗的形态是指它的外观和造型,这种艺术形式表现了自然主义的哲学观。

浙东石窗的造型以方形和圆形为主,也有扇形、多边形、菱形等形状,方形和圆形在浙东石窗中常见,它们严谨的伦廓符合中国古代审美规范,追求合理的秩序,同时也表达着对礼制和伦理的尊重,以及对完美的追求。

浙东石窗中有一种名为"满天星"的石窗,它的图案中包含方形和圆形元素,光影交织之间,寓意着天象之美。

这种形式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观念渗透到日常生活中。方形和圆形在中国古代被视为宇宙的象征,浙东石窗的造型体现了对时间和空间的感知。

在现代建筑文化中,也有人认为改变住宅的窗户设计可以带来新的文化体验。浙东石窗在传统的窗户设计上寻求突破,力求在规范和秩序中保持美感和自由。

这种探索使浙东石窗的造型更加丰富多样,富有艺术性。它代表了一种在视觉和形态上对内容的刻画与描绘。

浙东石窗的色彩是相当多样的。在浙东地区,用来制作石窗的石头种类也各不相同,因此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在台州、宁波、舟山等地区,使用的是沙夹石,这些石窗呈现出赭红色,让人感觉有一种怀旧的暖色调。

而在温岭地区,使用的是灰白色石头,这些石窗呈现出淡雅宁静的色调,与当地民居相得益彰。

浙东石窗的丰富色彩不仅是为了装饰美观,还反映了浙东地区居民的审美偏好。著名学者蔡元培曾经研究过建筑的色彩选择,他观察到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建筑色彩上的偏好。

他发现瑞士人喜欢绿色,荷兰人喜欢淡红色,而中国人,特别是浙东地区的人,则更喜欢灰色调。

这种色彩选择可能与地理、气候、民族性格和审美趣味等因素有关。浙东石窗的色彩选择也是根据地方情况来适宜的人工选择,使得石窗与民居建筑的颜色相协调,形成一种美感上的恰当搭配,让人观赏时感受到一种艺术上的吸引力。

明代造园家计成非常喜欢山水绘画,他巧妙地运用窗户来打造他的山水园林,同时通过诗意的规划来表达他对美感的追求。

他形容自己的园林中的窗户高而通风,能欣赏广阔的湖泊,收纳四季美景,同时南边的轩楹高耸,北边的窗户则虚掩,让清风和阴凉涌入。他把半扇窗户画上碧蓝色,隐藏在蕉桐之后,四周围绕着翠绿的萝薜。

在对空间的探索中,浙东石窗从平面向立体转变,具有明显的立体特征,石窗的雕刻技巧也非常高超,显然受到了西洋艺术的影响。

这些石窗的设计与雕刻使得园林空间更加生动,使人仿佛置身于山水画中。

通过对窗户的巧妙运用和石窗的精湛雕刻,计成成功地在自己的山水园林中创造出了一幅幅立体而绚丽的山水画,为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艺术的启迪。

浙东石窗艺术的装饰与象征

浙东石窗之所以美丽,不仅因为它的材质、形状和颜色,还因为它的装饰、图案和雕刻蕴含着深刻的内涵。

这些元素体现了民俗艺术,展现了浙东地区海洋文化的风貌,同时传达着精英与大众、高雅与通俗并存的特点。

浙东石窗的装饰、图案和雕刻都非常精美,它们表达着当地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赞美。

这些艺术元素反映了浙东地区丰富的民俗艺术和传统文化,也展示了海洋文化的特色,与当地人的生活密切相关。

浙东石窗的审美趣味是多样的,既有高雅的艺术气息,也有通俗的民间特色。这种共时性特征使得浙东石窗在不同社会阶层和群体中都能得到欣赏和喜爱。

浙东石窗不仅是功能性的窗户,它还有明显的装饰特点。这些装饰特点包括各种不同的图案和纹样,它们被巧妙地融入到石窗的设计中。

在浙东地区,人们创作了许多代表性的艺术石窗,如台州三门的九狮戏球窗、温岭的狮子衔剑辟邪窗、宁波象山的二甲传胪窗、奉化的八卦蝙蝠云纹窗、绍兴嵊州的三星人物窗等。

这些石窗的纹样和图案各不相同,有单独的纹样,也有连续和复合的纹样,它们在对称、均衡和谐的审美法则下呈现出多样的图案组合。

浙东石窗的创作灵感主要来自民间文化,但随着地区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贵族、商人和文人的审美趣味逐渐融入了民众的文化观念。

因此,浙东石窗具备了雅俗共赏的特点,既受到上层社会的喜爱,也受到普通民众的喜欢。其中,石窗的民俗寓意生动地展现了人们对幸福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石窗的图案表现了吉祥如意、福禄寿喜等美好愿望,通过铜钱、花草、龙凤、麒麟、戏曲、人物等具体图形的表现,形象地展示了人们对于爵禄、财富、平安和幸福生活的期盼。

浙东石窗的图案美十分抽象,与石窗的几何形状相呼应,石窗中的图案也都是以几何化的纹样为主,如条形纹、回形纹、献礼纹、网格纹、米字纹、步步紧纹、栅栏纹、万字纹、风车纹等。

其中,“万”字原本是佛教里吉祥的标志,民间的百姓因喜爱佛教,逐渐将它应用于民间艺术中。匠人通过横竖的刀凿,巧妙地展现出线条与骨力,寓意万事如意和万寿无疆的祈愿。

回形纹、网格纹和米字纹等图案早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文化中就有出现,展现了人类对自然的抽象概括能力。这种抽象思维在人类探索自然科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与现代设计所强调的几何构成相比较,从古代彩陶文化到明清时期的浙东石窗,它们追求的简洁和纯粹的本质是一致的。

在美术史上,几何图案在原始陶器上广泛描绘,体现了古人对世界的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抽象图案通过直线与曲线、正方形与斜方形、疏密对比等表现出简洁纯粹的艺术语言。

浙东石窗的抽象图案或许被手工艺者视作抽象的秩序。窗户不仅是一种空间艺术,同时也是对有无、虚实、明暗的艺术处理。

老子在《道德经》中对窗户的功用进行了辩证性阐释,认为有窗户的房间可以利用,没有窗户的房间可以有用途。这种辩证性的理念逐渐在中国古代被演绎成为一种艺术表达的方式。

浙东石窗的雕刻呈现出趣味美。在历史发展和社会阶级的对立中,不同艺术门类产生了精英美术和大众美术的对立,技术和艺术也开始分离。

文人们追求朴素自然的审美意象,但民间匠人的创作成果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工艺美术和民间美术一直处于边缘地位。

而浙东石窗正是民间匠人的杰出作品,他们以刀代笔,运用平雕、透雕、浅雕、高浮雕等技法进行创作,将朴素的审美意识融入其中,使浙东石窗呈现出精致不过度,却又别具韵味的风貌。

在雕刻的石窗中,这种“既雕既琢,复归于朴”的趣味反映了民间艺术的共性:融巧妙于朴实之中。浙东石窗善于利用天然石材的自然特性,进行艺术性的概括处理,使其彰显出原始而平凡的魅力。

浙东石窗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它是对时间的绵延记录。在考工记中,优良的工艺被定义为“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

浙东石窗正是对气候、地理、材料和技巧做出的合适选择。浙东地区的亚热带气候在春季多雨,夏季炎热,冬季阴冷,同时受到海洋气候的影响。

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浙东石窗不仅要解决防火、防潮、防盗等安全问题,还要建造舒适宜居的住所。它体现了智慧的匠心,历史的淘洗使其雕刻出了对时间的把握。

东石窗蕴含着丰富的民俗美,特别体现了地域特色,与浙东地区的海洋文化息息相关。石窗的装饰图案中常见海龙、打结、海浪纹、渔网等元素,都与当地的海洋生活有关。

比如在一幅名为“二甲传胪”的石窗中,雕刻着螃蟹与芦苇相互交织的场景,寓意着祈愿金榜题名,即希望有人能在科举考试中取得成功。

还有其他类似的石窗,如“海龙”、“落花流水”、“一根藤”等,它们将渔民生活中常见的海洋生物、海浪和渔网等元素融入其中,表达出对海洋的深深热爱,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这些富有民俗意味的石窗,不仅展现了浙东地区的独特文化,也让人感受到当地人对海洋生活和自然环境的深情厚意。

这种浓厚的地域色彩使浙东石窗成为了一种充满故事和情感的艺术品,让人们感受到民间智慧和文化传承的魅力。

浙东石窗艺术的功用与观照

浙东石窗艺术独特之处在于它雕刻了神话与现实、神圣与世俗的元素。不同于西方中世纪教堂中的彩色玻璃窗传达宗教教诲,浙东石窗的出现反映了民众的文化自觉意识。

起初,石窗的功能主要是为了采光、通风和防腐等实用需求。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将石窗视为一种艺术装饰,用来雕刻装饰、象征和夸张等非实用的元素。

浙东石窗追求表达中国古代民居建筑的审美理念:既适合居住,又能供观赏、游览。

这些石窗雕刻出了丰富多彩的图案,有些是受神话传说启发,有些则反映着现实生活。它们将神圣的故事与日常世俗巧妙结合,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这种艺术形式突显了民众对于美的追求和对于自身文化的认同,展示了他们对家园的热爱和自豪。

浙东石窗的艺术价值在于它不仅是一种实用的建筑元素,更是一种表达情感、传承文化的载体。它的存在使得建筑不再仅仅是功能性的,而成为了一种富有艺术性和人文气息的代表。

在历史长河中,浙东石窗反映出不同时代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它以石格子、石花窗、石漏窗等不同样式呈现,也在诗画中得到了相应的赞美。

唐代诗人皮日休曾称赞浙东石窗:“打开窗户,真正可以俯瞰苍茫天地。”

另一位唐代诗人陆龟蒙也表达了对浙东石窗的喜爱:“石窗何处可以观赏,千仞悬崖倚立空旷。积云笼罩青色窗格,残霞映照美丽图案。”

自明清时期开始,浙东石窗的艺术风格逐渐形成。它融合了传统建筑门窗图案与雕刻的特点,并结合了当地的海洋文化和民间工艺,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语言。

在现代设计中,传统工艺美术正在走向复兴,浙东石窗艺术的图案符号和装饰纹样成为了抽象设计的灵感源泉。

这些具体的石窗形式中蕴含着大众的审美心理和文化象征,传统民间文化艺术不断传承和发展,复兴意义重大。

浙东石窗艺术不仅仅是一种独特的文化遗产,更是一种诗意的居住方式。

通过这扇美术史的窗口,我们可以窥见文化理想、社会道德、地方风俗等丰富的情境表达。它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观和艺术表现,蕴含着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和人民生活情趣。

对浙东石窗艺术的复兴,有助于让传统艺术继续焕发光彩,同时也为现代设计注入了新的创意和灵感。

结语

浙东石窗从空间艺术的视角看,它将有形的、实体的造型艺术融入了空间之中,呈现出三维的效果。而从时间艺术的角度来看,它却是静止并可以被观看的艺术,呈现出二维的特点。

这种独特的结合使得浙东石窗融汇了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设计等多种艺术形式,从而以一种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方式展现出来。

在实用与审美的交融中,浙东石窗不仅成为了实用的窗户,更展现出了艺术的美感,为整个建筑增添了独特的风采。

参考文献

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何道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计成原著,陈植注释.园冶注释.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王强模.古诗十九首评议.贵阳:贵州出版社.1991.

丰子恺.丰子恺讲西洋建筑.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

贡布里希.秩序感.杨思梁.徐一维译.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87.

克莱夫·贝尔.艺术.周金环.马钟元译.北京:中国 文艺联合出版公司.1984.

周振甫.唐诗宋词元曲全集.合肥:黄山书社.1999.

邹志方.会稽掇英总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0 阅读:50

强强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