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2023年全年监管指标透露的问题

价投谷子 2024-02-28 15:35:37

2024年2月21日金监局网站发布了中国银行业2023年第四季度监管指标,包括:资产负债表,银行业监管指标和银行业分类监管指标。很多银行投资者关注的问题,比如:净息差,净利润增速,不良率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一些线索。

净息差崩盘

实话说,对于去年第四季度银行的净息差会显著下降我是有心里预期的,毕竟存量按揭利率下调是一张明牌,根据事后央行和金监局披露的数据基本可以评估出造成的影响至少是环比下跌8bps左右。但是,看了金监局发布的数据后,我还是吃了一大惊。因为,这净息差数据也太差了,完全可以用崩盘来形容。

根据报表披露,2023年四季度银行业的净息差1.692%,比三季度披露的数据1.725%下降了0.033%,即3.3bps。可能读者看到这里会说,这下降的也不多啊,还不到你说的8bps的一半。大众误读的关键在于不了解央行披露数据的口径。央行在监管指标里披露的净息差并不是第四季度单季的净息差,而是前四个季度的平均净息差。

披露净息差=前n个季度的净利息收入之和/前n个季度的平均生息资产

如果我们假设前4个季度的平均生息资产和前三个季度的平均生息资产相同的大前提下。第n个季度的单季净息差计算公式可以简化为:

第n个季度的单季净息差=n季度披露净息差*n-(n-1)*(n-1)季度披露净息差

带入去年的数据可以计算出第四季度单季净息差=1.692%*4-1.725%*3=1.593%。所以,去年第四季度整个银行业的单季净息差环比第三季单季下滑了11bps。当然,最恐怖的数据还不是银行业整体的数据,而是分类数据。我将2023年银行分类监管的净息差数据汇总并推导成如下表1:

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到第四季度单季净息差环比下降最厉害的是股份制银行,环比下降17.4bps,其次是国有大行,环比下降13.8bps。很显然,股份行和国有大行的降幅都超过了存量按揭下调带来的影响。一定有其他因素导致了他们净息差的超预期下降。个人猜测还是负债成本管控的原因。

另一个需要注意的是国有大行和城商行的整体净息差都已经跌破1.5%,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这意味着要么规模扩张今年要降速,要么股权再融资要跟上。1.5%的净息差绝对不是银行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净利润增速低迷

除了净息差外,银行投资者比较关注的还有净利润增速。但是,需要提醒大家注意两点:1,金监局公布的监管口径净利润和银行定期报告中的归母净利润口径不同,不能直接对应,只能参考同比增速。2,只有国有大行全部上市了,其他类型的银行都包含未上市银行,比如:股份行里面的恒丰银行和广发银行就没有上市。所以,净利润增速只有大行和股份行的更具参考价值。

根据金监局披露的数据,中国商业银行2023年累积净利润23775亿,2022年为23030亿,所以商业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3.23%。其中,国有大行2023年净利润13161亿,同比2022年增长1.77%。根据多年的经验看,国有大行之间的净利润增速偏差较小基本可以确认四大行的净利润增速基本在1%-3%之间。

股份制银行2023年净利润4878亿,比2022年的5064亿减少了186亿,同比下降3.67%。但是,截至目前为止已经公布业绩快报的股份制银行业绩都是正增长的:招商银行2023年归母净利润预计增长6.22%,中信银行2023年归母净利润预计增长7.91%,华夏银行2023年归母净利润预计增长5.3%。也就是说在剩下的九家股份制银行中肯定有不止一家净利润负增长,浦发是铁板钉钉负增长了。我估计还会有1-3家净利润负增长的,从剩下8家上市或者未上市的股份制银行里出。所以,除了已经公布业绩快报的3家股份行外,投资者对于其他几家股份行的业绩预期不要太高。

资产质量保持稳定

银行投资者关注的最后一项就是资产质量问题,不良率之类的指标我们就没必要太关注了,这个指标太普通,大家都盯着反而不会出问题。我会去关注一下关注贷款的数据。根据金监局披露的数据最近8个季度,银行业的关注率分别为:2.31%,2.27%,2.23%,2.25%,2.16%,2.14%,2.19,2.20%。

可以看到作为潜在不良贷款池的关注贷款占比在最近8个季度呈现波动下行的趋势。虽然2023年3季度有一定反弹,但是暂时还在可控范围内。所以,从全局看中国银行业的资产质量稳定向好的大格局是没有变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农商行的分类上确实风险在恶化。2023年第四季度农商银行的不良率3.34%,环比上涨16bps,同比上涨12bps。

通过分析金监局披露的监管数据,我们大致可以对上市银行2023年的业绩有一个估算。2023年应该是近10年来银行业经营最困难的一年,大家对于银行年报要控制预期。

0 阅读:0

价投谷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