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他执政18年,给明朝整残了

先看一段清朝人对明朝十六位帝王的评价:明有天下,传世十六,太祖、成祖而外,可称者仁宗、宣宗、孝宗而已(明史·本纪卷十六)

先看一段清朝人对明朝十六位帝王的评价:

明有天下,传世十六,太祖、成祖而外,可称者仁宗、宣宗、孝宗而已(明史·本纪卷十六)。

清朝人眼中,明朝十六位皇帝中,除了王朝草创者“朱元璋和朱棣”,往后帝王中,能够称得上对历史有贡献的帝王,还有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孝宗朱祐樘。

明朝人眼中,老朱家最称职的帝王,只有一个孝宗朱祐樘。万历首辅朱国祯是明孝宗的铁杆小红粉,把朱祐樘吹到冒烟了。

朱国祯看来,尧舜禹之后,论贤德排名前三的是:汉朝的文帝、宋朝的仁宗,再就是本朝的孝宗。他们三人当中,孝宗必须排第一,绝非汉朝和宋朝那俩位可以企及。(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孝宗)深仁厚泽,几于必世,远非汉宋可及)

后来一位叫“什么明月”的网络写手,在他“什么事”一书中,更是把明孝宗吹上了天。

之前,对朱国祯还挺敬佩的。看了这些文字后,忽然感觉也就那么回事儿,全是田间地头,深谙时务的蝲蝲蛄叫。

明孝宗朱祐樘到底什么段位,有没有朱国祯这伙“吹喇叭,抬轿子”的人吹得那么神呢。

这事儿得从孝宗对历史最大的贡献“弘治中兴”说起。

要聊“弘治”,必然离不开“成化”。因为弘治的帝位来自成化。

成化二十三年正月,万贵妃病故,朱见深承受不了这份打击。七月,安排好皇子们的封爵。八月,嘎了。

成化不单是一个大情种,临死还给弘治留下了巨量的政治遗产。

他死前五年(成化十八年),明朝国库富得流油。京通粮仓的粮食22052140石,大豆185790石,粮草8102020束。粮仓储备是明清600年最多的一年,没有之一。

粮食充盈说明成化一朝的经济整体飞速提升。谁能想到,大好局面,仅仅在成化死后十年,就被弘治败光了。

成化十五年,孝宗实录记载,户部奏报泰山和武当修缮支出花了一千万两,太仓库里的官银见底了。

如此庞大的遗产,是如何在短短十多年霍霍干净的呢。

明朝灭亡有两位皇帝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一位是弘治,另一位是万历。这俩人干了一件相同的事儿,将天下粮田大肆封赏给皇室、勋贵、外戚。万历是把纵容皇室搞“土地兼并”玩到了极限,弘治则是开了皇室搞“土地兼并”合法化的头儿。

弘治三年,给仁和公主在三河县批了二百一十五顷庄园,瑞安伯王源在顺天固安圈了二百二十五顷,淳安公主在饶阳县圈了一百六十顷,顺义郡主在永清县圈了二十七顷;弘治四年,岐王祐棆在永清县圈了五百七十五顷,太监陆恺在定兴县圈了一百七十二顷;弘治五年,益王在望军台圈了二百顷,这下好了,直接圈到卫所去了。顺义郡主在东安县又圈了二十七顷;弘治六年,衡王在丰润县圈了五百顷;弘治九年,汝王跟着益王有样学样,跑去望军台一口气圈了七百顷。

一顷等于一百亩,各位知音自己算吧。

封建农耕王朝最主要的生产资料是土地,一个王朝一旦开始“土地兼并”,“凉凉”指日可待。以前的明朝皇帝对土地兼并保持抑制的态度,弘治上位后,他身上散发出来的“仁德雨露”没有惠及到黎民百姓,而是滋润了皇室勋贵。

鼓励皇室勋贵大肆“土地兼并”只是一个开头。当皇帝允许勋贵不法勾当“合法化”时,这伙勋贵就没有不敢干的事儿,尤其是千古恶臭的外戚阶层。

明朝立国以来,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对外戚绝对是零容忍的态度,朱元璋定下规矩,绝不容许外戚干政。但这个规矩,最终在弘治朝被击破。

朱祐樘遗传了朱见深感情专一的优点,一生只爱且只有张皇后一个女人,他唯一的外戚也就只有河间张家。本来,外戚在明朝没有掀起过浪花,到了弘治时期,一下扬风炸沫了。

弘治给岳父和两个舅子安排的那叫一个舒服。岳丈张峦赐寿宁侯,大舅子张鹤龄继承侯爵,二舅子张延龄赐建昌伯,丈母姑父高禄赐通政使。

喀,一人得道,全家升天了。

就这,朱祐樘仍然感觉对丈人家不够好。在位后半截,恨不得把天下送给张家。

外戚被历朝历代所打压,不是没有原因。张家外戚得势后,简直是“穷人乍富,狗穿皮裤”,每天游走在作死的边缘。

弘治十一年,朱祐樘在宫里举行宴会。吃得正嗨,突然想去厕所,就让大舅子张鹤龄和太监何鼎陪着如厕。

弘治进了厕所后,把皇冠和腰带解下来,交给张鹤龄给保管,何鼎去取“厕纸”。等何鼎回来时,正好撞见张鹤龄戴着皇冠。气得何鼎抄起一根木棍暴揍张鹤龄,弘治得知大舅子的行为后,就要法办大舅哥。但在张皇后的巧言善辩下,这事被定成了何鼎诬告。

最后,何鼎被活活用梃杖打死狱中。(帝如厕,鹤龄倚酒戴帝冠,鼎心怒。他日鹤龄复窥御帷,鼎持大瓜欲击之。皇后激帝怒,下鼎锦衣狱,使太监李广杖杀鼎)

这还不够。

最可恨的是,朱祐樘带着他丈人家把黑手伸向了军队。

弘治十年开春,老丈人张峦要修生坟。好办,从京师营调了一万士卒。兵部尚书马文升以“不得干扰士卒训练为由”拒不执行,朱祐直接跳过兵部,拿圣旨调兵给丈人修生坟。

当年秋天,丈母娘金氏要盖房子。好办,再从京师营调了五千士卒去帮忙。

弘治一朝,外戚家的大工程一个接一个,京师营根本无法正常训练,堂堂帝国精锐成了皇亲外戚的“装修工程队”。

这样做,只有一个结果,京师营废了呗。

成化在位时,荆襄和大藤峡闹起义,京师营平叛跟玩一样。弘治折腾了十八年,正德登基第一年,河北刘六刘七起义,京师营去了后,简直令人瞠目结舌,被一帮泥腿子按在地上摩擦。丢人现眼了一圈。最后,还得是地方兵出面给收拾。

更讽刺的是,成化费了好大力气收回了河套平原。这小子一阵胡折腾,导致河套平原又落入了孛儿只斤·巴图孟克之手。

河套一丢,明朝对战鞑靼,优势全无。

咱就说弘治中兴,兴了个毛线呀。

全文完,感谢阅读。喜欢的话,请知音朋友随手点个“推荐”——认可是最大的鼓励。

评论列表

用户17xxx02
用户17xxx02 12
2025-10-07 21:45
写得乱七八糟,毫无逻辑,不知所云,又不做功课,反驳得有气无力
欢乐马
欢乐马 11
2025-10-06 20:02
关键是弘治皇帝对文官的口味,历史是由文官写的!

人生若只如初见 回复 10-07 07:49
就是这个弘治皇帝在位期间,有一年整个江南的赋税,只收了几十两银子[得瑟]奇葩吧[鼓掌]

用户18xxx27
用户18xxx27 11
2025-10-08 07:00
明朝就是个割据政权的草台班子,不知道为什么网上给它吹上天了
红尘有泥
红尘有泥 7
2025-10-07 21:28
屁的弘治中兴
用户10xxx12
用户10xxx12 7
2025-10-07 11:06
历史你要反着来看,凡是被历史鼓吹的人多半没干好事,被骂的大多却有利于国家民族。比如于谦,比如秦始皇。
Cc.
Cc. 6
2025-10-06 19:02
[赞][赞][赞]
雄英矫健
雄英矫健 3
2025-10-08 16:11
作者没点常识别乱发表文章啊,一公顷等于16亩。一亩约等于667平方米,一分田66.7平米。 历史已过去,谁也不知道真相,随便写无所谓,但常识性的问题,麻烦注意点
以父之名
以父之名 3
2025-10-12 18:07
明宪宗被低估,宠爱万贵妃是他的私生活,政治能力一流
捉刀怪
捉刀怪 3
2025-10-07 03:21
对弘治了解不多,只知道他在位十八年间,蒙古小王子达延汗迅速崛起重整鞑靼,威胁漠北,而西域突然局势大乱,连哈密卫都几经易手。直到后来正德朱厚照出手打爆小王子,但西域局势无解,等到了嘉靖年只好修筑九边防御北方,放弃哈密。

很帅 回复 10-07 19:11
喊不是朱厚照死得太早了,要是巡视得时候多安排几个替身,自己单独坐小船,能躲过一劫,秦始皇黄每次出行都有不同得玉撵,都能安全的回来[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捉刀怪 回复 很帅 10-08 17:57
落水不致病,朱厚照是吃药毒死的。比如先在祛寒姜汤里下点料,一喝病情加重然后又能继续治了,他再换副药,换来换去不是慢性毒就是各种药性冲突,这么折腾大半年人就凉了。

用户10xxx30
用户10xxx30 2
2025-10-07 00:49
吹呗,一个孝宗一个宣宗
用户16xxx80
用户16xxx80 2
2025-10-07 13:58
所谓中兴,无非是文官士大夫的权力中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