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有的文化是一个人类文明存在和延续的标志,人类文明的存在与发展与自身的文化分不开的。文化的不同,展现的精神面貌和价值取向则不同,这在各种人类文明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华文明之所以源远流长,与之特有的文化分不开。而谈到中华文化,又离不开儒、释、道三学,此三学是构成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绘制了中华民族的底色。
那么儒、释、道三学有着怎样的核心思想,三者又有何异同?这是一个宏大的话题,不是谁可以用三言两语说清楚的。本文就借着一则禅门公案的解读,以此为引子,来探寻三学的异同。
问:“儒、释、道三教同异如何?”师曰:“大量者用之即同,小机者执之即异。总从一性上起用,机见差别成三。迷悟由人,不在教之同异也。”
——《五灯会元》第三卷 大珠慧海禅师
白话直译:有人问:“儒家、佛家、道家的基本教理是一样的,还是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大珠慧海:“大智大慧的人知道三学在形式上虽有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作用,那就是服务于人,从这个层面来看,三学本质上是一样的。”
“但对于看到什么就执着什么的庸人而言,就只能看到三学外在的不同表现,会认为三学都不一样,各有不同。”
“其实,儒释道三学都是起源于人人皆有的佛性,以服务于人为根本,因为达成这一目的所采用的方式、途径不同才化生为三学而已。”
“因为各人的资质不同,经历不同,领悟不同,所以才认为三学各异。说三学有什么不同,在于人而不在于三学本身。”
鉴赏评说:儒、释、道共同存在几千年,已经是刻入中华民族基因中的一部分,但关于儒、释、道三学孰优孰劣的争论不绝耳边。
有人说儒家的伦理道德能规范人的行为,能带来社会和谐,但就是过于死板教条,如果订立的规范落后于时代,不但起不到规范作用,相反会成为桎梏、枷锁,甚至成为少数人的工具。
有人说道家的无为而治让人不妄作、不乱为,能带来自然和谐,但就是过于理想散漫,如果就这样“放飞自我”,人类怕要回到“刀耕火种、茹毛饮血”的旧时代。
有人说佛家的清净自然让人不争、不执,能带来心态平和,但就是过于出世脱俗,如果就这样无欲无求,太缺少人间气息了吧!绝对的“清净”也就意味着“死寂”。
所以,有人总结为:儒家教人“拿得起”,道家教人“放得下”,佛家教人“想得通”。儒学是人与社会的学问,道学是人与自然的学问,佛学则是人与自心的学问。
这些看法不能说不对,但都是从外在形式上看待三学,才让它们有了如此的不同。因为有了见解的不同,就有了争论,而有了争论人们就容易忽略三学的真正作用。
推崇儒家的只看到儒家的“好”和佛道的“坏”,推崇道家的只看到道家的“优”和儒佛的“劣”,而推崇佛家的则只看到佛家的“雅”与儒道的“俗”。
正如大珠慧海禅师所说,三学本无二致,都是人的不同领悟才让它们分明有别。为什么大珠慧海说儒释道本质上是一样的?这就要从它们的作用说起。
1、儒家思想儒家最初的核心思想就是建立在“仁”、“礼”之上的伦理道德,以此作为社会实践的规则。此时孔子提出“正名”,即:作为人如何才能做出符合自己身份的应有贡献。
“正名”从此成为儒家思想的最终目的。儒家提倡的一切行为、规范都是为了实现某一价值,儒家的伦理道德并不纯粹,而最终以实现价值为目标。
虽然儒家思想在宋、明时期才最终完善为一个哲学与实践相结合的体系,但无论程朱理学还是陆王心学,都是为了如何“正名”而延伸出来的分支。
比如程朱理学以“性即理”,不再以简单的伦理道德作为实践依据,更以外在规律的理性作为行为处事的原则,这无疑给儒家增添了“理性”的色彩。
陆王心学以“心即理”,在遵守伦理道德的同时,辅以“良知”来作为行为处事的原则,因为良知的介入,无疑拓展了伦理道德的范畴,更人性化、有更广阔的适应性。
但无论是对外在“理”的探讨,还是内在“良知”的追寻,都是为了更好的“为人”,进而更好的作出符合自己身份的社会贡献。
无论是理学还是心学,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但都不曾改变儒家实现自我价值的最终目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际上就是实现不同人生价值的写照,都是在践行孔子所说的“正名”。
如果人人都能“正名”,做一个“名符其实”的社会公民,那么这个社会就是“理想国度”了。儒家表面上是人才的养成,而最终想要的是实现人生价值。用四个字可以概括:内圣外王。
但是,“内圣外王”并不是前后割裂的两件事,不存在“圣而无用”,“功而无德”的情况。如果把本体的养成和外显作用分割来看,即:先有本体的养成,再有建功立业的发挥,这就容易沦为“空谈”,造就伪 专家、假 圣人。
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已经在圣人的经典中说得明明白白,今人需要做的不是学“如何是”,而是自己该“如何做”。内圣外王,是在实践中共同达到的,而不是存在于言语中,书本上。
正因为如此,很多人把读经典、学圣人当成了目的,而忘记了“正名”、实现自身社会价值才是最终目的。
不是为了学而学,而是为了用。所以,老子倡导“绝圣弃智”,打破那些人为的桎梏,以“无为”来弥补儒家实践能力的不足。
2、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可以大致划分为两个部分,即:老子的“无为”,庄子的“自由”。
“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不妄为,不以自己的喜好、认知而为,而是与当下一切和谐为前提,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该不该做”不是以自心认为而定,而是符合当下实际情况。
什么才是当下实际?只有此时此处,再无其他。所以,“道”不是规律、原理、道理、本质等等人的认知,不是任何过往的经验。
既然不是任何过去的经验与感受,那么“道”是不可认知、不可言说的,它就在当下展现,本质就在现象之中。任何描述、提炼,则已经不是了。
因为只有这样能依“道”而“无为”,如果依据前人的经验、过去的感受来行事,都是有“执着”的,都是有为。
在《道德经》中,老子还给出了自己的:为政之道、为学之道、人为之道、成事之道、用兵之道等等,这些都不再是“道”,而是“术”,即:老子的认知与见解。
从这个层面上讲,老子的这些为人处事的方法,可以作为儒家“内圣外王”的补充。毕竟儒家的思想更倾向于“管理”,老子的“术”更倾向于“技术”。
管理与技术并重,才能更大限度的发挥人才的作用,实现社会价值。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实际上就是“外儒内法”的,儒家的管理形式,法家(道家)的实践技术。
而庄子的思想更超凡脱俗,他向往精神的绝对自由,在他看来无论实现多么了不起的人生价值,都得不到真正的自由。绝对自由是高于价值的,不是用价值可以来代替的。
这又正好与佛家的思想相合。
3、佛家思想:佛家也讲“道”,这个“道”是“道可道非常道”的那个“道”,而非为政之道的那些“术”。
佛家从来不谈知识、学问、科学、技术,不创造任何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它只关注人的精神世界,就好比庄子一样,探寻内心世界的自由与祥和。
人类文明的存在与进步要依靠两样东西:一是物质,二是精神。
学问、技术、科学等等能解决人类生存、发展过程中各种具体问题的能力,带来物质上的富足。佛法中的智慧则不解决任何物质方面的问题,只为寻求精神的祥和与心态的平静。
学问关注的“是什么,为什么”,从而采取相应的手段应对外界,解决生存的问题、人类发展的问题、生活质量的问题。所以,知识聚焦于争论内容的优劣、对错、高下。
佛法关注的是怎么才能脱离烦恼,无任何负面心理、精神愉悦的渡过一生,所以不解决问题,只化解问题。不要再质疑佛学不创造物质文明,人家本来就不为此而生。
学问是形而下的,是用于实践的“术”。智慧是形而上的,用于化解精神上的负面状态。如果用佛学术语来说,知识是“世间法”、“有为法”;而智慧是“出世间法”、“无为法”即佛法。
世间法、有为法是有高低之分、落后与先进之别;而出世间法、无为法并不是某种特定能力,并无高下,也无任何了别。
因此,佛法中的智慧就如“道”,是不可言说的,能言说的都是有为法,都是“术”。
肯定有人会说,人类文明只需要物质基础,物质的富足自然带来精神上的满足,所谓的精神问题是不存在的。真的如此吗?“钱”真的是万能的吗?
无论物质基础多么强大,人都是有烦恼的,精神上并不会因为物质的富足而无负面状态。
远古时期刀耕火种的生存方式,人类怕风、怕雨、怕野兽。如今生存能力不知提高了多少倍,但同样有烦心事,虽然征服了野兽、改造了自然,可还怕来自外太空的威胁,地震、海啸、极端气候等等不可抗力。
粗茶淡饭没味道,山珍海味同样要吃烦。月薪3千不够用,月薪3万还是不够花,都会愁收入太少。
古代平均寿命30岁,人们害怕死亡。现在医疗条件好了,平均寿命75,仍然怕死,谁不因为将来不得不死而烦恼不已?可现代人已经拥有秦始 皇梦寐以求的身体,但仍然嫌活得不够长。
佛陀当初就是以自己的生命亲历见证了精神上的烦恼存在与否,均与以上任何问题无关。生存问题、生活问题、生死问题,只要是物质方面的问题,就会存在精神上的缺憾。
所以,佛学不谈如何解决问题,因为只要存在了问题,那就是没有办法“圆满”解决的。要想“圆满”解决问题,那就从问题出现之前化解掉。
至于如何用佛法化解问题,可以翻翻笔者写的其他文章,这里就不再赘述了,也不是本文的主题。
总结:儒家的核心就是如何实现自我价值,让人们各司其职,在自己的岗位上创造价值,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老子的“无为而治”在行为处事的方法上给儒家的“建功立业”提供“技术”支持。
庄子认识到价值高低与人生的快乐无关,崇尚精神的绝对自由。
而佛家的修行之法为此探寻出一套实践方法,以化解人生中的烦恼,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上的满足。
物质的富足与精神的平和才能造就幸福、快乐的人生,而儒、释、道三家从不同角度和方向都在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达成人生的幸福美满。
融入世界、认知世界从而适应世界、改造世界,这是作为人的人性(儒)、天性(道)、佛性(佛),就是大珠慧海所说的“总从一性上起用,机见差别成三”。
没有人会想着明天比今天过得差,也没有人会想有无尽烦恼,这就是那个“本性使然”。所以,儒释道只是那个本性作用的外在显现而已。
儒释道三学实际上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以人为本”,服务于人、服务于当下,这才是它们能传承几千年的内在原因。
“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之所以是圣贤,就是因为他们不以固定的方法而有所成就。
众生之所以是众生,都是因为有为法而无所差别。有为法可见、可循,所以都一样,众生以无差别而成为众生;无为法,自然而然,所以都不一样,圣贤以有差别而各自独特。
法无定法,各行其法而各自成就,这就是无为,“为无为而无不为”,老子、孔子、佛陀都如此。儒释道三学,虽然形式上不同,但本质上并无二致。
民族的繁荣昌盛,技术、物质决定其下限,文化、精神决定其上限,中华文明之所以源远流长,要倚重科技,也依赖于文化的复兴。
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文明,与时俱进,也正是中华文化之魂“阴阳”、“有无”的当下体现。因此,不要去争论三学的分别、高下,而要在实践中感受它们所带来的作用。
释:佛教的人呢一个劲的劝别人放弃放弃放弃,甚至让人家抛家弃子,还一个劲儿的要劝别人做善人,这目的呢就是为了他们的寺庙运营做铺垫呢,劝别人放弃的,他们全部捡起来了,迷信了他这一套的呢就去他们寺庙里去消费去了,购买的都是什么东西呢?购买的都是谎言,这就是一个骗钱的局。
奴役施舍就是孔子所说的君王对臣民的“仁”和“恩”。是一群异常无耻的鬼子。儒式发展出来的都是花架子,以面子为导向,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那道家走的是唯物主义哲学真理科学路线,那道教是伪装道家进行江湖诈骗的,走的是唯心主义胡编乱造
正法宝已经出于世间开启全人类智慧道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