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历史上多数名将的辉煌停留在青壮年,血气方刚的他们驰骋沙场,大杀四方。然而有些传奇,却随着岁月流逝愈发耀眼。即便是鬓发斑白却仍能上阵杀敌,他们年过八旬依然亲临前线挥刀砍杀,丝毫不弱于二三十岁的壮年,在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迈。
1.姜尚


其实一个人只要有能力任何时候都有可能飞黄腾达,姜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七十岁时还一事无成,郁郁不得志,直到姬昌出猎时,在渭水相遇姜尚,姜尚这才有机会出仕。此后便是辅佐文王发展生产、训练军队,其中在著名的牧野之战中,纣王集结了号称七十万大军,姜尚亲率三百战车和三千精锐虎贲为先锋,直冲商军主帅阵营,周军一日之内击溃商军,此战姜尚才华尽显。
九十多岁时,姜尚驻守齐地,莱国(商纣属国)军队趁虚来袭,他从容不迫,指挥大军大败莱军,稳住了齐国的局势。
2.赵充国

赵充国他的军事生涯横跨武帝、昭帝、宣帝三朝,在维护边疆稳定方面贡献巨大,七十六岁的赵充国主动请缨平定西羌叛乱,八十四岁高龄最后一次献计安定乌孙。
3.吕岱

吕岱虽然在三国时并不出名,但是他的贡献却是非常出名,尤其在对外征战中。无论是安定岭南还是抚平山越,他为孙吴开疆拓土,功勋赫赫。吕岱八十岁时,廖式作乱,他毅然上表请战出兵,经过一年的战争,斩杀了廖式及他任命的伪官员临贺太守费杨等人,收编他们的队伍,叛乱得以平定。尽管年已八旬,吕岱身体素来精力充沛,依然亲自处理政事,骑马总是一跃而上,丝毫不弱于年轻人。
4.王濬

王濬是大器晚成的代表,他一生最重要的功绩便是在古稀之年完成的指挥西晋水师灭亡东吴,达成统一大业。要知道为了完成此次壮举,他可是把积累了一生的才华全部用上了,其中在益州刺史任上,他耗费七年心血,在长江上游打造了一支强大的水军,正是这支水军突破重重防线,所向披靡。
王濬晚年建此奇功,与其说是时运使然,不如说是毕生积累的爆发。他早年的学识、阅历,以及在巴郡、广汉、益州等地的地方治理经验,都为他日后担当大任奠定了基础。
5.沈庆之

沈庆之是南朝宋“大器晚成”与“老当益壮”的代表,他见证了刘宋的兴衰成败,前半生为刘宋拼杀疆场,即便晚年也在发光发热,披甲上阵。在其七十多岁时竟陵王刘诞叛乱,此时已老将沈庆已经退休,奈何受到征召,挂帅征战,此时他已经七十四岁高龄,他重新被授予使持节、都督南兖徐兖三州诸军事、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兖州刺史等职,统帅大军出征,这位七旬老将再次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在国家危难时的不可替代性。
6.刘仁轨

从历史的结果来看刘仁轨是一个文武双全之人,他历仕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三朝,始终备受重用。他原本是一介文官的将领,却在白江口之战中大杀四方,此时的他已经六十二岁。他指挥唐军1.3万,以火攻焚毁倭军400余舰,奠定东北亚千年秩序。刘仁轨的胜利,不仅彻底平息了百济的复国运动,也沉重打击了倭国的扩张野心,使得日本此后八百年不敢轻易招惹中国。
七十六岁的刘仁轨任洮河道行军镇守大使,防御吐蕃侵扰,他甚至到七十九岁高龄仍督造河源军防务,强化陇右防线,八十三岁的刘仁轨还辅佐武则天理政,这一切都来源于他独特的政治头脑,官始终保持着刚正不阿、体恤民情的本色。
7.郭虔瓘

郭虔瓘的一生也是大器晚成的代表,他最辉煌的战绩发生在开元二年,此时他已经七十多岁。西突厥突然派出骑兵围攻北庭都护府,面对强敌,郭虔瓘沉着应对,突然出击,成功将敌方主帅斩首。此战展现出他卓越的军事谋略和丰富的战场经验,他以最小代价换取了最大胜利,有效维护了唐朝在西域的统治。
他的战略眼光非常长远,在担任安西副大都护期间,他能精准分析西域各方势力格局,提出了一系列举措,有效的平衡西域各方力量。
8.唐休璟

唐休璟在古稀之年仍能驰骋沙场,屡建奇功,实在是令人钦佩不已。唐休璟最辉煌的战绩发生在久视元年,当时他已七十多岁高龄,面对吐蕃大将的进犯,他奉命率军迎击,即便是七旬老将,他仍然亲自披甲上阵,跃马冲杀,与吐蕃大军连续六次交战,丝毫没有一丝退让,最终大败吐蕃。他长期驻守边疆,对边防事务极为熟悉,武后见他如此有能力,随即将其调入朝廷,备受重用。
在其八十四岁时,仍然被任命为朔方道行军大总管,统帅大军防备突厥。
9.郭子仪


郭子仪是唐朝的常青树,他在唐朝将星中的地位也仅次于李靖。他一生最重要的战绩基本发生在五十岁以后,最辉煌的功绩多是在晚年完成的。六十岁时与广平王李俶收复西京长安、东都洛阳,吐蕃趁乱攻陷长安,六十七岁的郭子仪被再度启用,收复长安,六十八岁时,郭子仪在泾阳表演了“单骑说退回纥”的经典一幕,并击溃吐蕃稳住关中。甚至年过八旬,他仍然督军防御吐蕃。
郭子仪最难能可贵的是即便功高震主还能善终,这在古代将帅中是不多见的,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统帅,更是一位深谙处世之道的政治家。他“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
10.李成梁


李成梁虽然镇守辽东三十年,但是历史上对他的评价还是有不小的争议的,认为他在夸大战功方面严重影响了明朝对于对于边疆形势的判断。随着奢靡无度被弹劾罢官后,辽东形势一度十分危急,朝廷一时无人可用,于是76岁高龄时被重新启用为辽东总兵,此时距离他上次掌兵已经过去十年。
此时的李成梁已经没了年轻时的热血,他把战略姿态转为保守防御,因此在他再镇辽东的八年内,辽东地区相对平静,很少有大规模的战事。李成梁最大的军事成就是组建了精锐的“辽东铁骑”,这是一只战斗力极强的军队,在镇守辽东的二十多年间,他率领这支军队先后奏大捷十余次,可谓是战功显赫。
这些老将的晚年辉煌,不仅仅是个人勇武的体现,更是个人经历的积累。他们或许不再年轻力壮,但数十年的战场历练,让他们对战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才能更好的建功立业。
喜欢我,请“点赞”+“评论”哦,我们不见不散,欢迎来我主页观看更多精彩内容呀。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