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朱元璋称帝前,真的不抗元吗?

朱元璋称帝前,真的不抗元吗?朱元璋淮下书生最近刷到一个视频,这人对朱元璋一顿抹黑和辱骂,真是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他这

朱元璋称帝前,真的不抗元吗?

朱元璋

淮下书生最近刷到一个视频,这人对朱元璋一顿抹黑和辱骂,真是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他这个视频,毫无逻辑,毫无历史基础,我怀疑他历史书都没看过几本。通篇全是节奏和情绪,甚至还含沙射影、指桑骂槐。

今天,我们就来盘一盘他视频中的五个谣言槽点:

第一,他说朱元璋早期不抗元!

这就很有意思了,不抗元老朱的地盘哪来的?这个逻辑你先解释一下?啊,那我知道了,那是因为他善,早期不抗元是因为他善,天上陆续掉下地盘也是因为他善,其他群雄没有打败他还是因为他善。

合着元朝只统一了北方,没统一南方呗?合着南方没有元朝势力没有元军,大家自主拾取土地呗?

1350年起义大爆发前的元朝

那我问你,你说正史明确记载了老朱早期没有抗元,请问你看过正史吗?

《明太祖实录》记载:“至正十二年冬(公元1352年冬),元将贾鲁与月哥察儿围濠城,城中极力拒守。”

《明太祖实录》记载:“至正十三年六月初一(公元1353年7月12日),濠城自元兵退,军士多死伤。上乃归乡里募兵,得七百余人以还。子兴喜,以上为镇抚。”

没有抗元为什么元兵围了半年也没攻破濠州城?没有抗元濠州城义军为什么多死伤?老朱为什么还要去募兵?

那你肯定要说了,濠州城抵抗元军是集体行为,不算朱元璋抗元。

那么,之后老朱用招降张家堡驴牌寨的三千民兵,向东进发,乘夜攻破了横涧山元军大营,元将老张知院弃军逃跑,元帅缪大亨投降,朱元璋从投降的七万民兵中挑选了精壮汉人二万人编入了自己的队伍,并南下攻下滁州。

这些算不算抗元呢?

脱脱进攻高邮的时候,分兵围困六合,六合派使者向老朱求救,六合守军是赵均用、孙德崖一系的,而郭子兴因为和他们有矛盾,不愿相救。老朱甚至以六合和滁州唇亡齿寒,来主动劝郭子兴救援。

脱脱

最终,老朱亲自率军救援六合,并在瓦梁垒守垒,和六合形成掎角之势,共同抵抗元军,直到打败来犯元军。这些算不算抗元呢?

滁州缺粮,老朱献计夺取和州,元平章也先帖木儿被打跑,这些算不算抗元呢?

之后攻克采石、攻克太平,乃至攻克南京,这些算不算抗元?

小明王韩林儿获报后,升朱元璋为枢密院同佥,不久又升为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

为什么呢?不是韩宋政权庇护了朱元璋,而是朱元璋抗元的过程中,给韩宋政权扩大了地盘。虽然只是名义上的,但你能说这叫不抗元?

元末势力分布

再之后,耿炳文攻克长兴、徐达攻克常州、老朱亲自攻取宁国、赵继祖攻克江阴、徐达攻克常熟、胡大海攻克徽州、常遇春克池州、缪大亨克扬州、常遇春克衢州、胡大海克处州等等,至此朱元璋部控制江左、浙右各地,向西与陈友谅部相邻。

打下了这么多元朝的城池地盘算不算抗元呢?

小明王也随即升朱元璋为仪同三司、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左丞相,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正月,封朱元璋为吴国公。

你说韩宋政权的刘福通在北边和元军主力硬刚这没错,但特么老朱也过不去啊!你以为旅游呢?今天在苏州,明天就能到北京了?

韩宋北伐

虽然朱元璋过不去,但同样在南边为韩宋政权攻城略地,同时也保证了韩宋政权大后方的稳定,否则四战之地的韩宋政权早就背腹受敌了。

这些抗元的记录在《明史》和《明实录》上比比皆是,但凡翻过一两页,也不至于张口就来。

第二,他说朱元璋称帝前,打的都是他曾经的战友、盟友!

能说出这样的话真的是史盲了,谁跟你是战友、盟友啊?跟谁两呢?你不会以为天下义军是一家人吧?你不会以为抗元的都是战友吧?你甚至连元末义军有几个派系都不知道!

对方把陈友谅、张士诚说成是朱元璋战友

元末义军有韩林儿、刘福通的北方红巾军,北方红巾军又包含响应他们的郭子兴、朱元璋的江淮红巾军,以及芝麻李、赵均用的徐州系红巾军。

徐寿辉、彭莹玉则是南方红巾军,包括衍生出来的明玉珍势力和陈友谅势力。

还有布王三的北索红巾军,孟海马的南索红巾军,以及非红巾军体系的方国珍势力和张士诚势力。

元末所有势力

其他就是一些结寨自保的民兵,比如巢湖水军体系,以及一个些割据的军阀。人家张士诚、陈友谅什么时候和你是战友了,什么时候跟你结过盟?

你还站在道德制高点指责朱元璋攻击张士诚、陈友谅了,有没有一种可能,朱元璋的势力比较弱小,是张士诚和陈友谅想要吃掉朱元璋,也就是吃掉韩宋政权的南方地盘?

攻击抗元的韩宋政权的,到底是张士诚、陈友谅,还是朱元璋,你没点分辨能力吗?

方国珍、张士诚在反元后不久就投靠元朝了,张士诚定期给元大都送粮食,定期给高丽恭愍王送礼物,持续攻打朱元璋。

高丽恭愍王和鲁国公主

张士诚为什么巴结高丽恭愍王,是因为抗元红巾军是他们共同的敌人。当中路北伐军在高丽覆灭后,张士诚立即遣使祝贺。张士诚怎么就成了红巾军的战友了?

最后刘福通和小明王也是被张士诚围在安丰,张士诚差点灭了北方红巾军最后的火种。

哦,投降元廷的张士诚打北方红巾军、打朱元璋叫抗元,抗元的朱元璋打投降元廷的张士诚叫打战友,这也太抽象了!

还有陈友谅,多次下克上,直接摘取南方红巾军的胜利果实。然后不反元了,反而和降元的张士诚合作,共同攻击反元的韩宋政权的朱元璋。

陈友谅剧照

陈友谅最不抗元的一个,打义军最猛的一个,反而被你说成是战友,真是倒反天罡,果真一点史书也不看。

第三,他说朱元璋不帮助刘福通。

张士诚围攻小明王和刘福通的时候,是鄱阳湖之战的前哨。朱元璋面对的是陈友谅的大军压境,以及张士诚的夹击。

但就是这样,朱元璋力排众议,毅然冒险出兵解救小明王,并把他安置在滁州。要不是陈友谅没有直接进攻建康而进攻了南昌,要不是朱文正顶住陈友谅60万大军,坚守南昌城85天,老朱和小明王的韩宋就得一起灭亡!

洪都之战

冒着自己灭亡的危险去解救小明王,还叫不帮助?

第四,质疑“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这九个字,正说明了朱元璋势力并不大,还要面对陈张二人的夹击。说他不抗元专打义军,你怎么不说你口中的义军早就投降了元朝,你怎么不说你口中的义军反而是要吃掉抗元义军地盘的?

还有,“缓称王”难道不是一位成熟政治家、军事家的基本素养吗?什么时候“缓称王”也会被嘲笑了?你看两本历史书还知道率先称王称帝的没好处,这里怎么还嘲笑上了?

袁术

袁术确实没有“缓称王”,你怎么不去歌颂他?曹操一辈子也都没有称帝,你怎么不批判他?

第五,说朱元璋是臭憋三(谐音防和谐)不是好人,学习他不得好事(谐音防和谐)。

朱元璋消弭南北仇视和隔阂,废除人种等级制度,实行民族平等政策,使得唐末以来,南北人民长期的地理和认知的分裂重新归于统一。

复兴汉家衣冠礼俗制度,恢复汉文化、汉语的主体地位,重建华夏秩序。

兴建学校,普及教育,提高国人识字率。

推崇孝道、爱护百姓、普及法律,允许百姓状告不法官员。

建免费的养老院“养济院”、免费的医院“惠民药局”、免费的公墓“漏泽园”,试点世界上最早的“保障房”政策,在南京郊外修筑公房,安排无家可归者居住。

惠民药局

这些给底层带来实实在在好处的一个皇帝,就因为重典惩贪,杀了些不法勋贵和贪官污吏,就被你说成是臭憋三(谐音防和谐)不是好人?

最后还是那句话,如果朱元璋都不算抗元,那陈友谅就是破坏抗元事业最大的敌人。而张士诚起义四年之后投降元廷,也完全抵消了他在高邮之战中的抗元功劳!你们觉得呢?

欢迎关注“淮下书生”,阅读观看更多历史文学原创文章和视频!

版权声明:本文及相关视频由淮下书生原创撰写拍摄,非“淮下书生”署名的发布,皆为抄袭搬运。任何平台个人禁止抄袭搬运,喜欢可以转发分享点赞评论关注!

评论列表

还叫许愿星
还叫许愿星 19
2025-09-19 11:31
早期确实没有正面和元干过,全部捡漏摘桃子,而且还和元眉来眼去,接受封官。

用户10xxx91 回复 10-09 19:36
朱元璋打下南京后韩林儿在安丰被张士诚围攻向朱元璋求救,嫡系被张士诚尽灭,还有什么兵权被夺?难道南京是韩林儿帮朱元璋打下来来的?

二师兄 回复 用户10xxx91 10-11 08:01
朱元璋是韩林儿的手下,就算韩信和刘邦一样的关系,韩林在前线打仗,朱元璋在他的后方招兵买马?哪好的事?

用户18xxx27
用户18xxx27 13
2025-09-19 10:35
捡漏皇帝
凤趐天翔
凤趐天翔 7
2025-09-25 08:17
最赞成朱元璋的反腐败!!!

恨恨恨 回复 09-26 21:20
唉怎么说那主要是朱元璋发的工资有点低

用户90xxx21
用户90xxx21 6
2025-09-20 13:40
朱元璋抗元,统一华夏,弥合南北都不错。 但是卫锁制,中开法只用了几十年,剩下坑了大明将近百年。 只是初步弥河南北,不然也不会他快死的时候试探性搞南北榜案。
发给你
发给你 5
2025-09-21 13:41
早期是不抗啊,都算是半称臣的了,反反复复投降几次
用户10xxx77
用户10xxx77 4
2025-09-30 18:06
流氓打法。
用户15xxx48
用户15xxx48 3
2025-09-30 21:06
捡漏王
境·界
境·界 2
2025-09-30 16:58
不正面干是战略
难得糊涂
难得糊涂 1
2025-10-09 07:42
不是说他不抗元,但早期的他还真不是主力,要不他哪来的时间猥琐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