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读书不求专精,但很注重对历史和专业书籍的广泛涉猎。这种追求广度而不追求深度的

熠彤说历史 2023-02-24 13:06:39

孙权读书不求专精,但很注重对历史和专业书籍的广泛涉猎。这种追求广度而不追求深度的学习方法,居然还指导出了两位优秀的学生。 从孙权的书单,就可以看出他打小给自己的学习压力就不大。从父兄手里接下江山之前,他也和所有同龄人一样,学的也是儒家的“六经”,但不学最深的哲学课《易经》。 汉代《乐经》已失传,孙权主要学的《诗经》、《尚书》、当时大儒郑玄注的《小戴礼记》,以及《左传》和又名为《左氏外传》的《国语》两本史书。 当权后,他就突击了当时的“三史”:《史记》、《汉书》、《东观汉记》,以及诸家兵书,以增长自己的见识和统兵作战能力。 《东观汉记》从光武帝到灵帝时期一直传承编撰,灵帝时马日磾、蔡邕、杨彪、卢植、韩说等名家增补了几十篇。 虽然孙权亲临指挥打仗确实不怎么样,但他在战略层面却是有不少亮点的。 孙权认为吕蒙、蒋钦二人是有悟性的可造之材,就劝他们要抽空多读读书,并对读书目标、读书清单和读书习惯作出了指导。 读书目标: 孙权认为不是治学的人读书就不需要咬文嚼字抠字眼,观其大义,为我所用就可以了。 读书清单: 当务之急,先看针对他俩兵法专业的《孙子兵法》、《六韬》和《左传》、《国语》、《史记》、《汉书》、《东观汉记》几本史书。 读书习惯: 孔子说肚子里没知识,哪怕不吃不睡天天想,也想不出什么新东西出来,只有多读书才能长见识;读书的时间是挤出来的,光武帝在战争期间手不释卷;曹操也自称老了仍坚持学习,读书贵在坚持。 孙权的劝学,吕蒙、蒋钦听进去了,《资治通鉴》说他们对过去发生的事进行了广泛的阅读了解(“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这也可以看到学习历史对我们成长的重要作用! 吕蒙统兵作战的天赋很高,通过学习,他很快成为了东吴最杰出的名将之一。蒋钦打仗的天赋有限,但他经过学习形成了很高尚的人格品质,生活节俭,待人宽容,很是受到部下的拥戴,也因这种品质后来主管整个东吴的法治工作。 举一反三,孙权的读书方法和务实的态度,很值得工作后的我们学习借鉴! (主要参考资料:《江表传》《资治通鉴》)

0 阅读:2
熠彤说历史

熠彤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