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毛主席“逝世”乌龙,共产国际致悼词,真相究竟如何? 1929年6月22日,中共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在龙岩城召开。 会议由陈毅主持,出席会议代表40多人。会上,陈毅作了报告,毛泽东、朱德作了发言,代表们围绕从井冈山时期以来的各方面问题进行了讨论。 由于在党的领导、政治工作、红军任务等重大问题上存在着意见分歧,毛泽东提出的反对不要根据地建设的流寇思想,坚持党的集权制(即民主集中制),以及克服单纯军事观点、极端民主化等一些正确主张没有被多数代表接受。 会议所作的决议虽对一些具体问题作了正确或比较正确的结论,但又提出“集权制领导原则”有“形成家长制度的倾向”;“流寇思想与反流寇思想的斗争,也不是事实”。 会议还认为,毛泽东是前委书记,对争论应多负些责任,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这样,大会在最后改选前委时,选举陈毅为书记,毛泽东虽是中央原来指定的前委书记,却只当选为前委委员。 红四军第七次代表会议以后,毛泽东离开红四军主要领导岗位,以特派员身份前往上杭县蛟洋指导中共闽西特委工作。7月下旬,因患疟病,由蛟洋转移到苏家坡,以后又转到永定县金丰山区、上杭临江楼等地养病。 毛泽东这次病情十分严重,幸得名医吴修山10多天的精心治疗,才得以化险为夷。 他曾对随行的曾志说: 看起来我这个人命大,总算过了这道“鬼门关”。 国民党却造谣说,毛泽东已死于肺结核病。 谣言传开后,远在莫斯科的共产国际也信以为真,于1930年3月20日,在《国际新闻通讯》上发了1000多字的讣告,称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奠基者,中国游击队的创立者和中国红军的缔造者之一”,“朱毛红军的政治领袖”,并说“中国的工农群众将永远铭记他的业绩,并将完成他未完的事业。” 好在毛泽东胸襟豁达,默默地承受住了来自身心两方面的沉重压力。 后来,在中共八大预备会议第二次会议上,他深有感触地说: “我想同志们中间可能也有多多少少受到冤枉受过委屈的。对于那些冤枉和委屈,对于那些不适当的处罚和错误的处置(如把自己打成什么‘机会主义’,撤销自己的职务,调离自己的职务等),可以有两种态度。 一种态度是从此消极,很气愤,不满意;一种态度是把它看成一种有益的教育,当成一种锻炼。 你晓得,这个世界就是这么个世界,要那么完全公道是不可能的,现在不可能,永远不可能。”
1929年,毛主席“逝世”乌龙,共产国际致悼词,真相究竟如何? 1929年6月
向向看历史
2023-04-10 05:15:53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