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修缮古建筑通常特别极端,之前就看到福州竹屿木牌坊搬迁修缮后只剩大约10%旧

伟毅说历史 2023-05-08 23:58:03

福建省修缮古建筑通常特别极端,之前就看到福州竹屿木牌坊搬迁修缮后只剩大约10%旧料,光禄坊许厝里这种基本完好的明代住宅被更换大量材料;这次又发现莆田城隍庙修缮后梁柱也换了许多(图1),带明代彩画的脊檩直接无了;仙游县城的林氏宗祠(图2)所有精美的牌楼面全部换新,我寻思着也不可能全部同时损坏需要更换吧?最最最最绷不住的是泉州承天寺文殊殿,一处面阔三间的清代硬山顶文殊殿(图3~4),在近年修缮中居然全部清空旧木料,全部换成新木头,旧料含量为0%,太吓人了,忒修斯之船?直接全扔了。回忆莆田广化寺法堂旁边的游廊,正在修的侧院建筑估计也是把老料全掀了重建的。

某位文保爱好者在督促修缮福安穆阳镇缪氏大厅堂时,工人刨了下柱子都心疼不已,“我以为在做化学加固,谁知道刨柱子”,“灵济宫碑亭(永乐)就十二根柱子,还换!”福建官方对待文保建筑的态度还不如爱好者,福建文保修缮中的问题可能不仅仅是福建的问题,可能福建问题最为突出。

古建筑非常脆弱,每修一次虽然能延长建筑寿命,但是对文物价值本身也会造成伤害,怎么延续建筑寿命,又能避免造成较大伤害,尽量保存建筑价值是修缮的关键,而不是像修普通房子一样,指哪换哪,完全不考虑墩接,挖补,拼接、注胶之类稍微仔细点的修缮手段,没有正确的理念和实施文物建筑的修缮原则,不做好现状调查并争取保留有价值的结构,是保护不好古代建筑的。

0 阅读:157

评论列表

6 0128海豚音

6 0128海豚音

2023-05-12 10:16

不是修旧如旧吗。

伟毅说历史

伟毅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