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的背后是恐惧,恐惧的背后是潜意识的害怕,心理咨询的过程就是找到修通潜意识的害怕。
如一位资深心理咨询师,分享过一个案例:
有位来访者小雅,非常害怕洋娃娃、模特道具等「类似人的物品」。
因为这些物品很常见,所以她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担惊受怕。
害怕看到模特道具,只敢网购衣服,不敢进入店铺挑选...
在女儿出生后,日常恐惧的次数,更是翻倍。
孩子嚷着要买芭比,她内心无比抗拒,但又不甘心别的孩子都有的东西,自己孩子没有。
在家里,每天都要提心吊胆,生怕沙发上、床上突然冒出洋娃娃。
每次女儿高兴地把娃娃凑到她面前,她只能强撑笑容,实则冷汗已经浸湿了后背。
后来,咨询师了解到,小雅父母从小对她疏于照顾,晚上常常留她一人在家,于是,父母买了很多洋娃娃陪她。
这导致她半夜睡醒时,看似有温馨可爱的娃娃陪着,可她的眼前只有恐怖的天花板和一堆死气沉沉的娃娃。
“那种想要逃离,却不敢动弹的无力感,让小雅一辈子都忘不了。”
后来,经过咨询师的深入剖析发现,
害怕洋娃娃,只是恐惧的表层,实际在潜意识里,她非常害怕自己再像童年那般「无能为力」,
这份对自己「无能为力」的恐惧,同样影响着她的生活:
在工作上,有很强的胜负心,但却常常陷入死磕、激进之中。
在关系中,比常人更加追求控制感,长此以往,让无数前任不堪压力离她而去。
从小雅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对物品的恐惧,只是一种投射,真正深层的恐惧,藏在潜意识里。#焦虑症##抑郁症##心理成长联盟##强迫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