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一个人,在元朝末年,湖北大别山下有一个农民孙成,他参加了红巾军大起义,后来跟着傅友德投奔了朱元璋,孙成跟着百战百胜的傅友德南征北战,最后成了一名世袭军官,定居在山西。
后来,这个家族,一直都是明朝的世袭军官。到了明朝末年,穷困潦倒的大别山农民纷纷参加了革左五营农民起义军。明廷就派遣一名大将去镇压这支有着大批大别山农民的起义军,而这名大将就是孙成的直系后代孙传庭。
最终,孙传庭带领骑兵奔袭,直接冲进唐县。而这里正是革左五营农民起义军家属区,孙传庭指挥骑兵对这些来自大别山的男女老幼大开杀戒。
崇祯上吊半年前,李自成与孙传庭决战,其兵力是中权亲军一百队,前后左右四营各三十余队,总计二百三十余队,基本上就是每个嫡系大将十队左右的兵力。加上些辅助部队,全军野战兵力大约六万人。
但是在最终的主力决战当中,孙传庭还是战败身亡。说起来,孙传庭依靠的车营战术,已经落后了。
但是,孙传庭又不得不使用这种战术。因为,陕西精锐骑兵都已经被傅宗龙、汪乔年、丁启睿他们送光了。如果不用车营,孙传庭也实在没有别的办法保证自己的兵在面对闯军骑兵冲锋时不掉头逃跑。
车营的作用不光是抵御敌人的骑兵,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的军队圈住,给他们安全感,别让他们乱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