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帝的“老贵人”的“老”字到底是姓老的贵人呢,还是表示年老的贵人呢?有些人认为表示人年老了,岁数大的意思。而我则认为姓“老”。下面我说说我的理由,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对于妃嫔,年龄再大再老,然而在清朝的书籍、档案中没有用“老”的,没有叫老皇贵妃、老贵妃、老妃、老嫔、老常在、老答应的。在私下说话,还有可能,但在书上、奏折上从来没有发现过。
二、在一般情况下,后妃的年龄都小于皇帝,当然特殊情况也有,但也是高位的。雍正帝45岁才登极即位。我在一史馆查雍正三年的《宫内等处女子、嬷嬷、妈妈里肉食底帐》,在雍正帝的后妃名单里就有“老贵人”的名号,这表明在雍正帝即位初就称她为“老贵人”了。就算她有40左右岁吧,还不能算年老吧?
三、在历年的雍正帝的妃嫔中,与“老贵人”排在一起的有郭贵人、安贵人、李贵人、海贵人等,这几位贵人的年龄与老贵人应该相仿,为什么这几位贵人不称年老的“老贵人”?
四、在名单中,有多位贵人,其他的贵人都用姓氏称之,如郭贵人、安贵人、李贵人、海贵人等,为什么单单这位“老贵人”用年老表示?叫年老的贵人呢?
五、既然都是贵人,地位一样,其他的贵人都用姓氏区分,用姓氏称之,按照这个规律,与这几个贵人排在一起的“老贵人”也应该用姓氏称之、用姓氏区分。不可能单称她为年老的贵人。否则无法解释。所以“老贵人”的老应该是姓老,与其他贵人的称呼一致。
六、在我所抄的这些档案中,性质相当于现在的工资表,每人每月领多少银两。在这样的人名单中,能用表示年老的“老贵人”写入名单中吗?
七、“老贵人”在书或档案中的满文可能是年老的意思。比如现在有一位姓老的30岁干部、医生、教师,在不认识、不了解这个人的情况下,如果翻译成外文,谁都会翻译成表示年岁大的“老干部”“老医生”“老教师”。我认为如果“老贵人”中的满文是年老的意思,就如同把姓老的年轻干部、医生、教师翻译成年老的“老干部”“老医生”“老教师”一样。
仅供大家参考、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