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永涛的视界”朋友在微博中讲到了建筑围栏四角伸出的龙头的问题。下面结合我的所知讲讲清陵的龙头问题。
这个龙头都在围栏的拐角处。根据档案记载,有的称为苍龙头,有的称螭首,有的就叫龙头。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在玉田县净觉寺学习拓片的时候,见一个龟趺脖子上很规范地刻着“霸下”二个字。
清陵中的龙头嘴部没有通孔,所以没有排水功能。我认为清陵中的龙头只起到装饰美化作用。因在清陵中,只有有围栏的隆恩殿才有龙头。永陵启运殿因为没有石栏杆围绕,所以也就没有龙头。
因为龙头向外伸出很长,为了防止头部下坠、低头,故意将龙头的后尾(栏杆内)做得较长较大,起到平衡作用(见图三)。
在清陵中,有围栏的隆恩殿,加上前面的月台,共有六个拐角,所以也就有六个龙头。因为定陵、惠陵、崇陵的隆恩殿取消了大殿左右和后面的围栏,所以只有四个龙头。道光帝的慕陵完全取消了围栏,所以根本没有龙头。
在清陵中龙头距地面最高的是裕陵,个子稍矮者可以从龙头下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