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陵妃园寝是清朝在关内建的第一座妃园寝,48位妃嫔经历了87年之久。葬位排列得比较混乱,到底最初是计划怎么排列的?引起了许多人的猜测。
根据孝东陵的宝顶排列形式,再根据康熙年间入葬的妃嫔的葬位排列形式,我曾经推想很可能是按孝东陵的纵向排列形式徐鑫写的《康熙帝陵—历史之谜》一书(2016年1月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中也提出了同样的推想,并画出了康熙年间妃嫔葬位图和到了雍正年间的葬位图。看图,确实有这种孝东陵的形式迹象。这种排列形式在明朝嘉靖十五年就有大臣曾经提出过:“帝后合葬,诸妃陪葬,古今经常之制也。窃以诸妃陪葬,义不当由隧道。但于外垣之内,宝城之前,明楼之下,左右相向,以次而祔,庶合礼制。”这位大臣所说的妃嫔的葬位形式与孝东陵的差不多。如果景陵妃园寝真的是按孝东陵的形式排列,有一点不好解释,即慧妃、温僖贵妃的葬位后面(北面)就不应该又安排了四个葬位,并分成了两排,而且葬的都是地位较低的贵人。所以按孝东陵形式的想法我就放弃了。 到了乾隆年彻底改为了横向排列。
总之,景陵妃园寝的葬位比较混乱是怎么造成的,其间是怎么变化的,现在还没有真正得到解决。还需要进一步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