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万历十五年》,相信大部分的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人民的名义》这一部电视剧。

含双谈历史 2023-11-19 00:22:09

提起《万历十五年》,相信大部分的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人民的名义》这一部电视剧。 因为《万历十五年》从1982年出版以来,一直到2004年也才卖出50万本左右。 要知道,这可是整整20年的时间,而在这之后仅仅以每年平均五万本的数量往上递增。 但伴随着《人民的名义》在2017年爆火,《万历十五年》的销量现如今已经高达600万本。 这也是为什么将它与《人民的名义》联系在一起。 而在剧中推荐《万历十五年》的就是高育良。 高育良为什么推荐《万历十五年》呢?与其中的申时行有关。 因为《万历十五年》总共七个章节,其中有三个章节是关于申时行的,而且也就只有这三个章节才值得高育良去借鉴。 要知道,第一个章节是讲万历皇帝,他高育良上面是沙瑞金,这一章对他的意义并不大。 第五个章节讲的是海瑞,海瑞是一个又清又刚的官员,对他的意义也不大。 第六章讲的是戚继光,那是一个武将,对他的意义更加不大。 第七章,也就是最后一章,讲的是李贽,李贽就是一个哲学家,高育良要是退休在家的话,这一章或许对他有意义,但当时的他身处于官场,这一章对他而言也没有意义。 也就只有申时行对高育良最有意义,因为申时行的处境与他相当符合。 申时行虽然是首辅,但是他这一辈子追求的就是一个稳,一生都在做一件事情,上面不得罪,下面也不得罪。 毕竟皇帝他是肯定得罪不起的,群臣他也是得罪不起的。 要知道,明朝的群臣可个个都是喷子,但凡得罪了他们,骂你的奏折能堆的比你还要高,如果做出反制行动的话,将会成为众矢之的。 按道理来说,哪一边都不得罪的话,倒台是迟早的事情,因为你压根就没有任何的用处。 但出乎意料的是,万历却死死的把他留在自己的身边,死活不肯让他走,因为当时明朝已经爆发争国本事件。 所谓的争国本事件就是万历试图废掉长子朱常洛,立次子朱常洵为太子。 但是群臣死活不同意,而申时行一直在中间充当着化解矛盾的角色,这一化解就是整整数年的时间。 要知道,这可不是一个轻松活,因为你讨好得了万历,就讨好不了群臣,你讨好得了群臣,就讨好不了万历。 而他能做到面面俱到,足以说明他的和稀泥技术已经出神入化。 既然如此,他为什么在万历十九年被迫退休呢?这其实就是一个意外。 因为万历一不小心将与他来往的书信放到了移交到内阁的文件里,以至于他耍滑头一事被群臣发觉。 要知道,群臣在这之前可是一直以为他是站在己方这一边,没有想到他竟然站在万历那一边。 在那一封书信里,他光明正大的写着不要听那群小臣的话,自己独断即可。 这一段话可谓是相当的犯忌讳,你当两面派也就算了,竟然还将我们称之为小臣,熟可忍,孰不可忍,不将你骂到退休,誓不善罢甘休。 原本申时行在的时候,你好,我好,大家好,随着申时行的一离开,朝廷彻底大乱。 不到三天的时间里,万历直接罢免十二位当朝官员。 而在这之后,万历与群臣的战斗进入到了白热化,乌纱帽就跟不要的一样。 明知道万历不同意册立朱常洛为太子,但群臣还是毅然而然的一个接连一个的上书,随便你怎么惩罚都可以。 而接任申时行首辅之位的王家屏仅仅不到一年的时间就主动辞职,因为他根本应付不过来,甚至连朝都不敢去上,一直躲在家里。 皇帝骂他,群臣也骂他,他这才理解申时行当年是有多么的高明,这一份高明,他明显是没有的,而这恰好与高育良当时的处境相同。 他的上面是沙瑞金,下面是李达康,又有侯亮平在旁边虎视眈眈。 原本他还想更进一步,直接成为一把手,但是现如今想的只是安全退休,毕竟与山水庄园有关的一切人员都与他有着一定的联系。 而要退休就必须安全的游走在这三者之间,申时行的经历可以说是对他最有启发的一位。 但他明显没有申时行当年的道行,结果到头来下课。 官宦生涯就此告终。

0 阅读:150
含双谈历史

含双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