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封建王朝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君君臣臣,也就是无论君王如何,大臣都不可以对君王动杀心。 但这也就触发了一个问题,既然大臣不可以对君王动杀心,那么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他们又是怎么做的呢? 他们对于这个问题都是尽力去掩盖,毕竟他们可是既得利益者,最不希望的就是别人也学他们。 这也是为什么黄生、辕固在朝廷上争论商汤、周武的合法性,而争着争着汉景帝就亲自下场,叫他们别再说下去,因为他们争着争着就扯到了刘邦的身上。 黄生说,商汤、周武没有一个是好东西,因为他们作为臣子,竟然敢反抗君王,而不是实行臣子的义务去死谏。 而辕固就是一句话,那就是他们活该,毕竟他们可都是无道之君。 原本争论到这里也应当结束,但黄山却并不服输,祭出了封建王朝的那一套核心价值观。 按道理来说,辕固应当哑口无言,但是他竟然直接祭出了大杀器,拿汉高祖出来举例。 一时间,满朝上下,面面相觑,汉景帝要是再不出场的话,都不知道如何收场。 而到后来的皇帝也是尽量避免触及到封建王朝核心价值观那一套,就比如朱元璋。 他明明反的是元朝,但他却不承认他反的是元朝,而是说他反的是当年跟他站在同一战线的红巾军。 元朝之所以灭亡,完全不怪他,怪就怪元朝自己时运不济,碰上红巾军。 原本他还想拉元朝一把,但奈何元朝自己不争气,自己将自己折腾到草原上去。 这不是明摆着胡说八道吗?的确是在明摆着胡说八道,别人信不信是一回事,自己说不说又是一回事,反正当时一半以上的老百姓连字都不识,能忽悠一个是一个。 而到后来清朝取代明朝在中原的统治地位,所打出来的旗号也与明朝相差无几,那就是为明朝复仇。 毕竟他当时的对手可不是明朝,而是灭亡明朝的农民起义军,至于取代明朝在中原的统治地位一事,纯属偶然。 就连雍正后来也是这种说法,甚至还更进一步说,清朝原本是明朝的臣子,为明朝复仇理所应当,对于抢夺人家政权一事是闭口不谈。 而我们的闯王李自成先生可以说是一股清流,因为他自始至终都坚定反明。 甚至在向京城进军的那一刻,还发布了一道征讨檄文,这一道征讨檄文的最后一句话是“嗟尔明朝,气数已尽”,明摆着就是要明朝的命去的。 但类似于这种太过于有个性的人在社会上是肯定吃不开的,因为他不是一个按常理出牌的人,这也就解释为什么明朝的官僚地主宁愿跟清朝合作,都不愿意跟他合作。 别人打天下都是与官僚地主合作,但是他打天下直接对官僚地主动刀,完全站在农民那一边。 而当时能调动农民的是官僚地主,而不是某一位农民。 他的这种超前思想注定了失败的结局。#浅说历史那些事#
众所周知,封建王朝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君君臣臣,也就是无论君王如何,大臣都不可以对君
含双谈历史
2023-11-20 01:23:29
0
阅读:278
逍遥子
明粉不是说朱元璋最大的功劳是驱逐鞑虏吗?你居然敢说朱元璋不敢打反元的旗帜?
天云高飞
朱元璋说的话是对的,在他组织北伐之前,基本上就没有跟元朝的军队干过仗,一直在后面挖抗元义军的墙角。
UC评论小秘书 回复 11-22 14:46
恭喜你!在最近一周发表评论的次数超过了UC95%的道友!3天内在【UC动态】内容下再发3条及以上合规评论即可获得曝光奖励,助力你登上热评!
天朝用户1
这种事上也没必要夸闯王,有句话说的好,屁股决定脑袋,他有可能是还没到那个位置,思维一时间还没转过来。毕竟他坐上紫禁城龙椅的时候只占据了小半边天下,而且只坐了个多月,没来得及改变口号。朱元璋在统一南方建立国号正式北伐的时候,发布的檄文还说“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到这个时候了都还说元朝是鞑虏呢,也是等基本上统一全国了才改口承认元朝的,还说出了“臣本布衣,乐生于有元之世”的舔话。谁知道假如闯王统一了全国坐稳了皇位会不会改变口吻?从几千年历史来看肯定他多半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