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讲讲永陵的“神树”
在永陵的兴祖坟前,不知何年,自然生长出一棵榆树,干粗枝繁叶茂,巨大的树冠如同一把大伞,把整个宝城笼罩起来,十分壮观。关于这棵榆树,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有下面这两个传说。
传说一,某天弩尔哈齐长途跋涉,来到这棵树下休息。他把背上的父母骨灰匣解下来,放在这棵榆树的树杈上,然后就觅店住宿去了。第二天他来取骨灰匣时,发现地上的土没过了树杈,把骨灰匣埋上了。他扒开土,想把骨灰匣拿出来。可是,无论如何也拿不起来,就象长在树杈上一样。他用大斧猛砍树杈,每砍一斧,就从被砍处往外流血浆,树的“伤口”又很快长好如初。弩尔哈齐感到十分惊奇,认为这是一棵神树,是上帝向他暗示这里是安葬他父母的风水宝地。于是,他决定顺从天意,用土再次把树杈上的骨灰匣重新埋好,把这里作为根据地,开始了他用武力统一东北的大业。后来,他就在这棵树的地方建起了永陵。
传说二,礼亲王昭梿写的名著《啸亭杂录》记载,永陵神树的树干上长了许多的“树瘿”也就是树疙瘩。每有一位大清皇帝晏驾归天,就有一个“树瘿”掉下来。
以上两个传说,纯属神话,不必去信。
同治二年因连降大雨,土质松软,又赶上一场大风,这棵榆树向南倾倒,庞大的树冠压在启运殿后坡上。护陵官员经请示,皇帝同意后,用一梁二柱的木托架把树干托住。到了光绪元年,树干继续向下倾倒,原来的托架因糟朽,难以托架,于是又增添一道托架。到清朝末年,这棵树已接近枯死。“文革”风暴彻底结束了这棵“神树”的命运。如今,树的残桩在永陵西配殴内展出。
其实,这棵树并无神奇之处,只是比一般树长得粗大、年久而已,清朝统治者有意美化、神化自己,才有了“神树”之说。
现在在西配殿内展出老神树的树根。在殿内有刻着乾隆帝写的“神树赋”碑。现在坟前的树是后来人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