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我提到一些小事能反映大问题时,“十月的鸟2018”朋友要求我讲一些这方面的事例。说实在的这方面的事例很多。就看我们是否留心了。
今天先讲一下慈安慈禧陵的南砂山。
我们去看慈安慈禧陵,从东山口进入。前面是一个广场。在广场以南有一道东西方向的砂山。这座砂山有什么用处?什么形状?很少有人注意,甚至绝大多数游人连看都不看,连想都不想。这不怪他们,因为时间短,看的陵多,先急着看主要的。另外他们又不是搞陵寝研究的,不可能知道得那么多。即使某些搞陵寝研究的也未必都清楚。
这道南砂山,是人工堆的。别的陵很少有南砂山的,为什么这两陵要堆南砂山呢?这南砂山的南面就是裕陵妃园寝的内务府的营房和裕陵内务府营房,分别叫裕大圈和裕小圈。两座营房的屋脊鳞次栉比,近在咫尺,放眼望去,与陵寝连成了一片。严重影响了皇陵的严肃性和整体性。但是培堆了这一道砂山,就把陵寝与内务府房屋隔离开来了,挡住了人们的视线,使陵寝有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小环境。
培堆这道砂山是很讲究的。从整体上要堆成峨眉形,即弧形,而且要逶迤蜿蜒,高低相配,错落有致。在两陵的中轴线的位置,也就是说在正对着神路、宝顶的砂山部位堆出一个高峰来。站在两陵小碑楼的神路向南看,各对着一座高山峰,分别成为两陵的案山。这绝不是我说的,而是在档案上这样说的。
我曾多次登上这道砂山,登上高峰向北看,确实正对着中轴线。有感兴趣者参观定东陵时不妨登上此山看看。到实地看看这道南砂山是不是真的这样。
在砂山上栽上许多四季长青的松树,既能遮挡风沙,还能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
今天我不说,很少有人知道南砂山的作用和它的特殊山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