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鼓励,对孩子是一种隐形的暴力🥊
孙乾聊育儿
2023-12-14 12:25:17
之前我很喜欢用“你可以的,你最厉害了”来鼓励娃,刚开始我没觉得有什么不妥,直到最近,我发现,这种鼓励对孩子来说,存在一种隐形的暴力的风险。
有次,儿子在搭积木,太高了积木总是哗啦哗啦的倒下来,很气馁,我给他加油:“没关系,你最厉害了,再试一次。”
没想到娃直接发飙了:“爸爸我一点都不厉害!我堆不好啦!”直接推倒积木不干了。
我都愣了,没想到鼓励教育还鼓励出了问题。
后来我也去翻看了一些儿童心理学资料,空洞地给孩子加油打气,对孩子来说,他接收到的并不是你给他的勇气和自信,而是一种高期待的压力:
“你是最厉害的,所以你不能失败”,这种压力压得他喘不过气。
尤其是当孩子本身就比较敏感时,这些听起来很合理的鼓励,在孩子内心的想法却是:
“这真的很难,我做不到,可大人却一直告诉我,我可以。如果我没办法实现,一定会让他们失望,我真的很差劲!”
空洞的鼓励,让孩子战战兢兢、寸步不想行。
做了功课才知道,真正有效的鼓励,需要满足这几个点:
1⃣️看见并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
‼️别急着逼孩子解决问题,第一步是先解决他的负面情绪。当真正做到了接纳,孩子才能理性思考如何继续迎接挑战。
✅积木堆了几次都倒了,你感到很沮丧。遇到困难沮丧很正常的,爸爸有时候也这样。
2⃣️对事不对人
‼️鼓励要着重于对客观情况的描述,尽量弱化对娃个人的期待。让他看到实际的困难和难题,而不是聚焦能不能做到,对自己能力产生质疑。
❌你最厉害了,你一定行的!
✅想要拼成一个高高的小房子,还真挺有难度的,完成它真的很不容易!
3⃣️给他一个脚手架
‼️如果娃需要帮忙,拆解成他可以理解并执行的步骤,再让娃去尝试,孩子完成后会非常有成就感。而这种成就感,会提高娃的自我效能。
✅我看到你很努力地尝试了好几次,需要我的帮忙吗?让我们一起看看怎么回事?
✅噢,原来是这个积木的地基不稳,来我们试着换一块平的积木怎么样?
✅终于找到问题啦,要不要自己试试?
我后来用这种思路去鼓励娃,他很少再情绪失控了,也更愿意去接受挑战。
有句话是,父母的肯定和鼓励,是孩子一生温暖的底色。但我想说,当这种底色过于单调厚重时,带来的或许不仅是暖意,还有阻力。
0
阅读: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