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那物资匮乏年代的春节 中国的春节是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由于每个时期条件的不同,过春节的方式也有不同的演化。在中国近代,尤其是在那物质匮乏的时期,春节对于小孩子就预示着有好吃的吃,有新衣服穿。而对于长辈就是一个难过的坎,平时节衣素食,也要让春节有一顿像样的年夜饭。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初,由于物资短缺,尤其是粮食供应紧张,城市居民粮食适应定量供应,粮票也就应运而生。后来由于自然灾害,各种票证也就陆陆续续的出现。直到1983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各种票证也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1981上大学的那段时间。当时是上大学是要迁粮食关系的,无论你是从哪里看到大学来的,都实行统一的粮食配给。记得当时是男生一个月定量是35斤粮食,女生定量是25斤粮食。那时候同学关系都非常的简单,也都非常的融洽。有些男生一个月35斤粮票不够用的,女生大部分又都用不了。基本上女生都会把结余的粮票,送给那些粮票不够用的男生。 1982年春节是我们上大学后第一个春节,由于那时候春节许多吃喝用的东西都要凭票供应。相比平时的组织供应,春节则是额外的增加各种生活必需品的供应量。因为当时许多同学都是外地学生,春节放寒假时都要回到父母身边。春节政府额外增加的各种生活必需品,学校这把这些票证发给学生,学生也可以买来带回家。由于一个人的供应量实在是有限,学生之间也会根据各自所需,同学之间交换票证,为了就是集中买几种东西。 如今春节已经逐步的没有了年味儿,曾经小孩子最期盼的春节有好吃的吃,有新衣服穿。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对于吃喝穿已经奢求了。生活条件好了,反倒是春节越来越没有意思了。 #凭票吃饭的年代# #今年春节回家过年吗#
难忘那物资匮乏年代的春节 中国的春节是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
是女排球迷
2024-02-08 23:44:5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