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辽宁的一位老伯逛集市时,买下了5头小猪,他看到其中一头小仔猪总是蔫蔫的,就单独将其照顾。谁知18年后,小猪成了长满獠牙的巨猪,长到1800斤。后来,这头猪被16个人抬到了博物馆,成了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位于辽东半岛南部的大连瓦房店地区的庄口村,居住着一位名叫徐长金的五保户老年居民。尽管已经年迈,却依然勤劳持家,独自一人在此生活已有些岁月。 虽然政府给予了他无可置疑的最低生活保障,但是在漫长的日子里,三餐无人陪伴,孤独寒冷的空屋也鲜少有人过问。然而最近,徐长金先生内心深处竟然萌发出购买一头猪的想法,旨在实现自我供养并对生活进行适当调节。 因此,徐长金先生积极地修缮猪圈,背负着装满零星物料的篓子在集市上仔细寻找合适的摊位。经过多次探访,最后才在一处生意清淡的角落发现了较为合适的地方。由于对方出价合理,徐长金老人决定花低廉的价格购得五只幼小的小猪仔。 买到猪肉的喜悦使得老人遗忘了饥饿,急忙为小猪仔们准备食物,看着他们开心地享用食物的情景,老人心中充满了欢喜。 然而不久后,老人注意到这五只小猪的体态各异,其中一只显然瘦肉过多,每到吃饭时间就会遭到同类的攻击和饥饿的折磨。为此,徐长金先生特别为它单独安排饮食。 从那时开始,徐长金先生便悉心照料这群小猪。他每日清晨都会早早起床,为小猪仔们喂食,然后亲自清扫猪圈。 有时为了调节小猪的情绪,他还会抽出时间用草编成各种有趣的玩具供它们玩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小猪与徐长金先生之间搭建起了浓厚的情感纽带。每当他出现时,这些小猪总会围绕在他身边,甚至会亲昵地揉蹭他的腿部,让他感到无尽的温馨。 时光如梭,经过努力照料,四只小猪成功发育成为数百公斤的成年肥猪,只有最初的那只小猪始终保持原本瘦小的身躯。 徐长金先生对此感到十分困惑,于是向兽医寻求帮助。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兽医给出的答复竟是这只小猪的身体状况非常良好。听到这个消息,徐长金先生只能更加不解。这时,兽医提醒他,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应该是小猪的饮食不足。 老人听到兽医的话,恍然大悟,认识到自己之前对小猪的照料过于疏忽。自此以后,他加大了对这只小猪的照顾力度,投食的分量也明显增加。慢慢地,小猪在徐长金先生的照顾下逐渐恢复体重,并轻松超越了其他猪只。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头小猪不断成长,体重逐渐攀升至惊人的600多公斤,不仅在村庄中享有盛名,甚至连周边的村民都纷纷前来参观。许多人甚至提出希望能够与这头“巨猪”合影留念。 随着声名鹊起,越来越多人听说了庄口村里的这头“巨猪”,甚至有些外地游客也希望能够高价收购。但是,徐长金先生拒绝了所有的收购请求,坚持让“巨猪”在自己的精心照料下继续生长。 最终,这头“巨猪”的体重上升到1800公斤,陪伴徐长金先生走过了18个春秋。遗憾的是,在2017年11月,这只陪伴老人度过无数岁月的庞大生物终于结束了它辉煌的生涯。 当这条关于“巨猪”离世的消息传播开来之时,引起了辽宁省农业博物馆的高度关注。他们认为这具珍贵的动物标本对于农业科研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徐长金老人心痛难舍的同意下,16名农业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合力将这头“巨猪”搬运回了博物馆,将其庄严的摆放在三楼大厅中心,使其正式成为了馆藏中的极品文物。 来源:辽宁博物馆——巨猪
1999年,辽宁的一位老伯逛集市时,买下了5头小猪,他看到其中一头小仔猪总是蔫蔫
鸿鹄浮歌事
2024-02-25 13:10:14
0
阅读: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