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0年,朱元璋下旨鞭死朱亮祖父子,朱亮祖不服气说:“我手里有陛下亲自赏赐的免死铁券,奈何不了我。”朱元璋雷霆大怒说:“你犯了欺君之罪,朕不诛你全族已经对你开恩了,还想拿铁券说事!” 在明朝的初年,朱元璋为巩固政权,重用功臣同时也严惩背叛者。庐州六安人朱亮祖,原是元朝末年的乡兵元帅,因战功卓著被朱元璋看重,召入麾下,封为义兵元帅,后为征南副将军,战功显赫。然而,权力的腐蚀和私欲的驱使,让朱亮祖最终走上了背叛朱元璋的道路。 朱亮祖的转变,从他被派往广东北城拓建开始。在番禺,他多次与当地严厉的县令道同发生冲突,因私利而纵容乡绅不法行为,更是直接挑战了朝廷法纪。一次,为了让道同放过一些被捕的乡绅,朱亮祖设宴企图软硬兼施,道同却毫不动摇,直斥朱亮祖:“你身为朝廷大臣,岂能受这些人驱使?”朱亮祖愤然:“你知道你在跟谁说话吗?我是朝廷封赏的侯爵!”道同不屑一顾:“朝廷封赏不是给你作恶的资本。” 朱亮祖不顾一切护犊子的行为,加之其后诬陷道同,导致朱元璋误信其言,赐死道同。当真相大白于天下时,朱元璋大怒,决定严惩朱亮祖。朱亮祖面对即将到来的惩罚,抱着一线希望拿出免死铁券,企图以此保命。然而,朱元璋的怒火已不可收拾:“你居然还敢提铁券!你的罪行是对朕的直接挑衅!” 朱亮祖和其长子朱暹被召回朝廷的消息如同一阵风暴,迅速席卷了整个京城。朱元璋的决定震惊了所有人——以鞭杀示众,这在明朝初年的法律中属于极为严重的惩罚,预示着被执行者及其家族将蒙受无尽的耻辱。这不仅是对朱亮祖父子的惩罚,更是对全明朝官员的警示。 执行日,广大的人群聚集在市场广场,他们或出于好奇,或出于对朱元璋决策的支持。朱亮祖和朱暹被五花大绑,押送至执行场,全程他们俩头低着,不敢直视人群。执行官高声宣读了朱元璋的旨意,随后鞭杀开始。此刻,朱亮祖开口,只说了一句:“愿天下后世,吾辈为戒。”这是他最后的遗言,简单却深刻,反映了他对自己所犯错误的深刻认识。 朱亮祖和朱暹的死,虽然在朝野引起了轩然大波,但朱元璋并未因此而动摇。为了显示对朱亮祖过往功绩的认可,他下旨以侯爵之礼安葬朱亮祖,显示了朝廷的仁慈和对功臣的尊重。朱亮祖的次子朱昱继承了永嘉侯爵位,这似乎为朱亮祖的家族带来了一线生机。 然而,好景不长,历史的巨轮继续向前滚动,朱昱最终也未能逃脱命运的安排。在胡惟庸案爆发之后,朱元璋为了彻底清除朝中的腐败和权力斗争,开始了一场大规模的政治清洗。朱昱因牵涉其中,被指为胡惟庸的同党。尽管他极力辩解,但在那个充满猜疑和权谋的时代,一旦被卷入政治旋涡,往往就意味着无法自拔。 最终朱昱被捕,很快就被秘不发丧地处决了。朱元璋的这一系列行动彻底打击了朝中的不稳定因素,同时也让朱亮祖的家族陷入了深深的悲剧中。 朱亮祖曾是一名功勋卓著的将领,但他的错误选择不仅导致了自己的死亡,也给后代带来了无尽的灾难。朱亮祖的名字,因其后期的行为,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而他的后代,也未能逃脱这一恶运。
1380年,朱元璋下旨鞭死朱亮祖父子,朱亮祖不服气说:“我手里有陛下亲自赏赐的免
烟寒若雨话秋风
2024-03-07 13:39:43
0
阅读: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