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初浦东大道,当年,上海竟然是车尾
老上海会
2024-03-07 17:08:11
在上海的历史上,浦东这一带的市政建设长期处于十分落后的状态。
上海开埠之后,这块地方也长期被人忽略,只有孙中山在其建国方略中,倒还是提到了要发展浦东。
但即使在国民政府想要再造一个上海市中心的情况下,他们也只是把目光投向了江湾。
那条横在浦西和浦东之间的黄浦江,可能主要原因。
直至19世纪末,浦东还没有一条较正规的道路,只有数条民间自己造的小路。
直到1930年,浦东才出现政府拨款建造的官修道路,那就是浦江东路,今称浦东大道。
浦东大道西起浦东南路,东北讫东沟镇,全长8.3公里。道路沿线是近现代浦东工厂、企业最集中的地区,当时几个规模较大的船厂,以及一批大型的码头、仓储基地都排列在道路以北的黄浦江边。浦东路1930年始建设时,为宽10米的煤屑路。道路虽简陋,但是是一条划定不能让洋人再过界的路。1952年,煤屑路改浇为沥青路面。1955年浦东路改名为浦东大道,一直使用至今。
令人诡异的是,其实在改革开放后,南方都起来了,但曾经是国之经济重心的上海,竟然成为了车尾灯!
大上海情何以堪。所以直到90年代,伟人南巡后,上海才真正起来,而其中是以浦东发展为标志的,而浦东的发展,又绕不开浦东大道。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