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北京风光:排云殿、天坛、戒台寺

帝梦聊历史 2024-03-15 12:12:27
图一:排云殿 这是颐和园中最迷人的建筑之一。 从照片上我们可以窥见屋檐下华丽的装饰,可惜黑白照片无法将那些纷繁迷人的色彩呈现出来,只能留给读者去想象了。 图二:天坛 这张照片摄于圆丘最底层平台,远处三层屋檐的建筑物便是天坛。正如照片所示,由于无人照料,大理石地面都已经开裂,隙缝间灌木丛生。 图三:商铺 可能不久之后,北京的商铺就会设立玻璃橱窗,不过现在它们大多还是保留了旧样式。如照片所示,商铺采光不佳,室内光线昏暗,不易判断商品质量好坏,人们更喜欢在室外阳光下挑选货物。商铺门窗装饰精美,铺前陈列的货物却粗糙不堪,两相对比,给人一种境况愈下的感觉。 图四:这座风景秀美的寺庙叫作龙王堂,是西山八大处(因八座著名的寺庙而得名)之一,距北京约6英里(9.66干米)。这里安静祥和,生活在北京的外国人夏天通常会到此住上数月,消夏避暑。 图五:戒台寺距北京15英里(24.14干米),是一座香火鼎盛的佛教寺院,乾隆皇帝在位时曾多次游览此处。站在照片中的平台上,放眼望去,四周景色尤为秀丽。 戒台寺每年都会举办法会以及受戒仪式。樊国梁主教(Bishop Favier)称,戒台寺中年轻的僧侣必须遵守戒律清规,而年长者却会趁他们睡着的时候消遣快活。 每天,戒台寺内通常约有100名僧人念经诵佛。 图六:雍和宫院落 雍和宫位于崇文门大街北端,靠近内城北垣,是一座喇嘛教 (传入蒙古地区的佛教分支)寺庙。 雍和宫是雍正皇帝登基继位之前的王府。1722年,雍正皇帝登基之后,此处改为行宫,后又于乾隆九年(1744年)改为喇嘛庙。清朝时,此处受皇室财政支持,拥有极高的政治影响力。现在,由于“中华 民国”政府极少拨款,此处日渐凋敝。这里曾经是某位活佛的住所,不过现在这位活佛已经移居嵩祝寺。雍和宫共计约有1500名僧人常住或暂住,他们大多来自蒙古地区。 雍和宫占地面积十分广阔, 这张照片以及第209页的照片展现的都仅仅是雍和宫的局部。这张照片中央的铜狮子造型生动,栩栩如生。

0 阅读:0
帝梦聊历史

帝梦聊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