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分享欲是如何被父母掐死的

映寒看育儿 2024-03-15 12:12:29
看到过一句很扎心的话:“长大后,当你不再热切地回应父母的唠叨关心,甚至把朋友圈对父母设定分组时,所谓血浓于水的父女母子一场,早已变成不断目送背影的渐行渐远。” 的确,当孩子不再意与父母分享,其实就是在内心潜意识地竖起了一道墙。会与父母的关系越来越远。那么孩子的分享欲望是如何消失的? ❎当孩子主动分享时,我们常常泼冷水 孩子:“妈妈,库洛米的视频好好看!” 妈妈:“你能不能看点有用的,尽看那些没用的!” 孩子把自己在外面看到的美景分享给父母。 父母回:你在外面玩的开心,你的爸妈正家里受苦呐! 分享的本质是孩子希望与父母保持情绪上的共鸣,在高兴的时候想和父母一起高兴,伤心的时候希望父母陪着伤心,而大多数父母往往在孩子高兴时泼冷水,在孩子伤心的时候表达指责。 ❎当孩子分享时,父母敷衍他 当孩子交了新朋友,画了好看的画,父母都是用“好好好”三个字来敷衍, 或者就是专注于自己的事情,而没有停下来认真的聆听和表现出和孩子的共情。 ❎无论孩子说什么,父母最后都绕到学习上 不管孩子以什么样的话题开始,到最后都回到学习上去,你作业做了吗?书看了吗?这一点让孩子觉得特别反感。 ❎无论孩子说什么,父母都要评价和指导 孩子:“同学今天逃课了” 妈妈:“逃课行为不好,你可别学他!” 很多父母不询问原因,却拿父母本身的认知来指导孩子,这你不能干,那你别学。孩子本来想和你愉快的聊天到最后就变成了说教现场,渐渐地孩子会觉得和父母交流很无趣。 总之对于纯真的孩子,父母需要做的是尊重、理解、陪伴、关心、倾听,而不是一味的打断,否定,和敷衍。希望我们都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良师益友!

0 阅读:5
映寒看育儿

映寒看育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