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2月,毛主席手拿驳壳枪,第一个冲向战场,后面还跟着四位开国元帅,敌人顿时被红军的士气吓坏了。这是毛主席唯一一次亲自持枪打仗。 (在阅读文章之前,您可以先点击一下关注,以便后续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 1929年,毛泽东、朱德领导的红军离开将冈山之后,国民党军一直紧追不舍,试图将我军消灭,于是为了摆脱在后方穷追不舍的敌军,朱毛红军决定做些什么。 能让毛主席亲自持枪上场打仗,这场战斗究竟有多难打?战斗结局又如何? 1928年底,在湘赣两省的国民党军调集了大量军队,足足三万余人,准备朝着井冈山根据再一次发起围剿,想要将朱毛红军一举消灭。 面对国民党军的筹备攻势,光是兵力就是红军数量的好几倍,军事力量相差如此悬殊,这也确实让人感到怀疑,这场战斗究竟怎样打才能打一个胜仗。 于是29年初,毛泽东朱德决定,不能坐以待毙,要率先出击,扰乱敌军计划,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在红军向南游击期间,国民党军队对红军始终穷追不舍,只要红军到达一个地方,他们就会追赶上来,当时正值寒冬,战士们本就饥寒交迫。 面对国民党军的攻击,红军战士损伤惨重,接连失去了好几个大将,朱德的妻子和警卫员都是在这期间牺牲的,就连陈毅也差一点被敌军抓捕。 所以在当时,战士们的士气渐渐变得低迷,这无疑是红军最困难的时候,如果再不想办法反击,红军恐怕难逃一劫。 于是为了解决尾随的国民党这一大患,毛泽东朱德等人便开始思考部署作战计划。 很快,毛泽东就锁定了大柏地这一重要地区,因为这里是瑞金通往宁都的必经之路,最重要的是,沿途的地势都是峡谷,道路处于谷底,两边都是连绵的山峰。 而尾随的国民党军是刘士毅部的第29团和第30团,人数大约有两千余人,如果朱毛红军在这个必经之路进行伏击,很有信心可以将敌军一举消灭。 于是毛泽东等人就开始对这场伏击战进行严密的战略部署,28团的三个营一个负责占领高地正面伏击,一个负责从右翼到侧后迂回,还有一个负责前哨掩护其他部队行动。 左边则由31团和军部特务营负责,因为这一场伏击,所以任何动静都有可能引起敌军的察觉,所以此次行动必须小心谨慎,没有命令绝不开枪。 做好战略部署后,战士们早就像打压一下国民党了,于是个个儿充满斗志,早早的就在各自的阵地中等待着敌军上钩。 一直等到下午三点左右,敌军终于出现了,他们浑然不知自己将要面临的是什么,当他们到达前哨营所在的地方后,战士们直接开战。 敌军对这突如其来的攻击顿时慌了神,才知道自己己经进入了红军的伏击圈儿,于是双方开始了一场激烈的大战。 战士们拼了命的打,随着敌军往伏击圈中深入,红军战士们就像一个“大口袋”一样,慢慢的缩紧包围。 然而虽然我军处于优势的地位,但是国民党军想要战胜红军的意志力也不容小觑,集中武器对四周的红军进攻。 交战实在太过激烈,双方迟迟僵持不下,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国民党军仍没有想要投降的意思,如果在这样下去,红军的但要本就不充足,再不结束战斗,即将面临的就是弹尽粮绝了。 毛泽东朱德等人在指挥部也冷静的观察这战斗的形势,很快就做出判断,意识到这可能是一场持久战,但是必须要快点结束战斗才行。 于是毛泽东决定,带领指挥部所有战士发起最后的总攻,只见毛泽东率领部队朝着山下冲去,战士们一下士气大涨,进行最后的攻击。 子弹打完了就用长矛石头,只要能抓在手里当武器的,战士们就浑身充满热血的朝着敌军挥舞。 终于,在经过了一场残忍的厮杀后,国民党军两团战败,八百人被俘,还缴获了大量枪支,正是毛泽东带领的这一战,使红军战士们处于有利的局面,转危为安,解决了大患。 同时,也让战士们的斗志大涨,重新燃起了志气。 信息来源:中国军网——“红军成立以来最有荣誉之战争” -12/29/content_330825.htm
1929年2月,毛主席手拿驳壳枪,第一个冲向战场,后面还跟着四位开国元帅,敌人顿
论芸有事
2024-03-29 18:07:24
0
阅读: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