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三月節物至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矣。”另,《歲時百問》曰:“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而《曆書》更明確說明:“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出自唐代杜牧《清明》意思是,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的行旅之人个个都神情凄迷,烦闷不乐。询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消愁?牧童只是用手指了指杏花深处的村庄。 每逢清明,这首诗总是第一个浮现在每个中国人的脑海之中。 一年一清明,一岁一追思。清明时节,雨丝纷飞,仿佛是天地间的思念,为那些逝去的亲人洗去尘埃。生命的意义不仅在于缅怀。正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我们要在思念中学会放下,在放下中学会成长,常怀感恩之心,珍惜把握现在,感激那些给予我们教诲的事。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出自唐代白居易《寒食野望吟》意思是,亡者在昏晦的黄泉中听不到我们的哭声,来祭奠的人在傍晚潇潇的雨声里回去了。 短短14个字道出了人世间的哀愁,死亡不是终结,而是另一种形式的存在。每一次祭拜都是对过去的追忆,更是对未来的承诺。生命虽然短暂但爱与记忆跨越生死,永存于心。愿我们在清明的雨中,洗涤心灵,在岁月的长河里,留下温暖而明亮的足迹。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三月節物至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矣。”另,《歲時百問》曰
真情豫鉴历史
2024-04-04 10:20:3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