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美估计怎么也没想到,我国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太太居然带领团队,打破芯片方面的技术封锁,还每年为国家节省2万亿,狠狠打了美国人的脸。 这位老人就是我国“芯片之母”黄令仪,她出生在广西南宁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当时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正是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 黄令仪的父母并没有因为她是一个女孩子而放弃对她的教育,在读书的过程中,黄令仪深刻的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那时候她就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为国家的强盛出一份力。 后来黄令仪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华中工学院,毕业之后又前往清华大学深造。 学成之后便自己带着团队进行研究,当时我国在这个领域还处于一个艰难探索的阶段,甚至处处受制于人。 黄令仪和组员们只能自己摸着石头过河,一点一点试错,一点一点摸索。 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这项研究甚至一度被砍,但黄令仪并没有灰心,她坚信“半导体”一定可以改变国家的未来。 在之后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她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当中,成功研制出“龙芯一号”,这是我国的第一款芯片。 虽然这一款芯片和其他国家的还有一定差距,但是它标志着我国在这方面成功突破外国的技术壁垒,有着重要意义。 曾经黄令仪被派到美国交流,正好赶上了一场国际芯片交流会,黄令仪跑遍了会场,都没有看到中国的展台。 好不容易看到几张熟悉的华人面孔,黄令仪兴奋地走过去问:“你们是来参展的吗?” 没想到对面的几个人摇摇头说:“不,我们是来参观的。” 这件事给了黄令仪非常沉重的打击,她一直都知道我国的技术和国外有一定差距,但这是她第一次直观感受到差距竟然如此之大。 从那以后,黄令仪就暗暗发誓,一定要让我们国家在芯片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此时的黄令仪已经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了,却依然奋斗在一线岗位,一直到她退休。 可就在黄令仪退休后不久,又接到了实验室的邀请,有一个项目进行到了关键时刻,却推进困难。 实验室希望如果黄令仪情况允许的话,能继续回来参与工作。 收到邀请之后,黄令仪又一次回到了工作岗位上,此时的她虽然已经是满头白发,但还是像年轻时一样,充满了热情。 在一次采访中,有人问她为什么可以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在工作岗位,黄令仪目光坚定的说:“我要匍匐在地,一点一点地擦干净祖国身上的耻辱。”
老美估计怎么也没想到,我国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太太居然带领团队,打破芯片方面的技术封
洋洋爱说史
2024-04-13 09:55:21
0
阅读:143
一小缕微弱阳光
如文,向老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