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灵甫遗孀晚年定居上海,粟裕侄子托人请她吃饭,她的回应很智慧。 听到粟裕侄子主动邀请自己吃饭,王玉龄其实是比较意外的,因为她回国这件事几乎是没有任何人知道的,当时她还主动和周总理说道:“不要把我回国的事情告诉任何人,我只想安享晚年。”既然如此,粟裕侄子是为何知道她回来了的? 这就还得提到张灵甫的离世了,在这件事情发生之后,粟裕的侄子就一直有关注王玉龄的生活。 张灵甫离世的时候,她只有19岁,身边很多人都劝她可以改嫁,但她从未有这个想法,因为她非常清楚,这个男人在自己心中的地位究竟有多么重要?没有任何人可以代替。 夫妻两人的最后一次见面是在1946年,当时组织交给了张灵甫一个重要的任务,那就是让他去到华东战场。 王玉龄也知道战场究竟有多么的危险,每次丈夫在上战场之后,她在家里也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当时的她也和丈夫说道:“我会一直在家里等你的,一定要平安归来好吗?” 当张灵甫去到战场后,他也知道妻子肯定非常担心自己的安危,所以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写一封信给妻子,让妻子知道自己在战场上是安全的。 两人的感情一直是非常要好的,张灵甫也知道,自己其实一直亏欠妻子。 因为当年两人走在一起的时候,王玉龄的母亲是非常反对的,虽说那时候她年龄也不小了,但她的母亲看到对方的身份是个军人,再加上两人的年龄差距也比较大,所以坚决不同意。 在王玉龄的母亲看来,这样女儿和他相处的时间是屈指可数的,而且受到战争的影响,很有可能还会成为寡妇,所以她坚决不同意这段感情。 但当时的王玉龄还是不顾母亲的意见,嫁给了眼前的这个男人,对于母亲的担忧,她并没有放在心上,她觉得国家有这么多英雄,把日本人赶走是迟早的事。 看到这个女孩不顾家里的反对,执意要嫁给自己后,张灵甫心中确实也非常的感动,所以两人在结婚之后,他也下定决心一定要对她更好,只有这样才能让她的家人满意。 那时候的他逢人就说:“你们谁都没有我这么幸福,我娶了这么一个好妻子,你们就羡慕我吧”。 两人结婚后第二年,妻子的肚子就有了动静,张灵甫心中也无比的激动,她想着战争结束后,就回去陪伴妻子和孩子,但让人们没想到的是,终究他还是留在了战场上。 只不过刚开始这个消息一直没有传到张灵甫妻子的耳朵里,但她也有所猜测,因为当时她发现丈夫已经许久没有给自己写信了,她非常害怕丈夫在战场上遭遇意外。 所以每次有报纸的时候,她都会第一时间去购买,看到报纸上阵亡的名单里,没有丈夫的名字后,她都会长舒一口气。 但意外在几个月后还是到来了,有一天,王玉龄在带孩子的时候,突然听到自家有人敲门,打开门后,她看到的是丈夫曾经非常信任的一个手下,看到这个手下跪在自己面前,她瞬间明白发生了什么,差点一个没站稳,倒在了地下。 就在这个参谋打算说些什么的时候,王玉龄制止了他的行为,表示:“我已经知道发生了什么,你不要再和我说了,让我自己缓一下吧”。 后来的王玉龄也去到了美国生活,因为她不愿再回到和丈夫一起呆过的地方,另外就是当时的台湾一直搞一些祭奠活动,这也让她经常会回想起自己的丈夫,每次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她的心中都无比的难受。 直到1973年,王玉龄才回到了国内。 回到国内后没多久,粟裕的侄子就主动找到了王玉龄,希望能够和她吃饭,也希望聊聊当年发生的事情。 刚开始粟裕的侄子还以为会拒绝,但当时她却表示:“历史早就已经过去了,我的丈夫是一个战士,而且我明白战争本身就非常残酷,我也不会去怨恨任何人”。
张灵甫遗孀晚年定居上海,粟裕侄子托人请她吃饭,她的回应很智慧。 听到粟裕侄子
红色的史纪
2024-04-17 11:08:49
0
阅读: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