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年,谭嗣同被慈禧关押在监狱中,妻子李闰买通狱卒终于看到了谭嗣同,李闰哭喊着:“就让我给谭家留个后”。谁料,谭嗣同随后说的一句话直接震惊所有人! 谭嗣同出生于清朝嘉庆年间,家境优渥,是一个书香门第。但他的一生却注定不会如同一池春水般平静无澜,而是要承载民族救亡的重任,扮演一代英雄的角色。 自小,谭嗣同就受到母亲徐氏的严格教育熏陶。她用独具慧眼的教育方式,在儿子心中深深扎根了"刚正不阿、敢作敢为"的性格特质。 进入书房之后,谭嗣同更是幸运地拜入了救国名士欧阳中鹄门下,受其曲亭诲艺。欧阳先生一方面督促他勤奋钻研经史子集,博采众家之长;另一方面又潜移默化地将变法维新的进步思想灌输于他。 在家学渊源和导师言传身教的熏陶下,谭嗣同的爱国热忱和革命勇气早已在心中生根发芽。进入壮年之后,他亲身见证了清王朝腐朽无能、国力日衰的凄惨景象,更坚定了他寻求变革之路的决心。 面对满清统治阶级的昏庸腐败,谭嗣同坚信,只有推行彻底的变革,废除陋规陈习,推行西学,才能使国家富强起来,人民翻身做主人。于是,他矢志不渝地投身于维新变法的运动实践中。 起初,谭嗣同致力于推行新政,上书朝野,力陈危机,呼吁改革。戊戌变法运动失败后,谭嗣同等维新志士纷纷遭到了清朝当权派的严厉打击。作为变法党人的重要领袖,谭嗣同首当其冲,被捕入狱。 那是1898年盛夏时节,北京的天气炎热潮湿。谭嗣同被关押在紫禁城西北角的小寺监狱内,狱中环境简陋肮脏,阴暗潮湿。然而,面对即将来临的肉体酷刑和生命终结,这位不到40岁的年轻革命者却毫无惧色。 就在他入狱不久,妻子李氏获准前来狱中探监。一见狱中惨状,这位贤良淑德的大家闺秀禁不住潸然泪下。 她见丈夫被囚于此,不由想起当年含笑怀抱谭嗣同入门时的幸福景象。两人新婚燕尔,朝气蓬勃,本以为前程似锦,却不料竟陷于此等囫囵肌体的困境。 "嗣同啊,我们还没有孩子呢!我多想为你生个孩子啊!"李氏哽咽着说,语气中充满了无限惋惜和心痛。 听闻妻子的话,谭嗣同深吸了一口气,用坚定而温和的目光注视着李氏,徐徐开口:"如果我们的孩子一降临人世,就要面对这样一个腐朽黑暗的世界,那还不如从未出生过。" 这句话如炬,直陷入李氏的心扉最深处。原来,自己的爱人之所以甘愿孤身涉险,正是为了让子孙后代不再生存于黑暗威权的重重阴翳之下。 当年推行戊戌变法,就是为了唤醒国人,推进社会进步,使百姓免于上天入地般的蒙昧生活。可惜,这场维新运动最终被狂妄自私的慈禧太后勾结旧臣镇压下去,导致史无前例的浩劫。 "我们必须要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为子孙铺就一条阳光大道。"谭嗣同继续说道,"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将这个国家从野蛮专制中解救出来!" 在最后的岁月里,面对严峻的生死考验,谭嗣同没有退缩,而是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决心,为理想而奋不顾身。他很清楚,自己这一次必将遭到酷刑,命悬一线。但为了国家的未来,为了子孙万代,他别无选择,只能义无反顾地去。 而这位勇敢坚韧的革命者始终没有向反动派低头。他用生命的代价,捍卫了革命理想,为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复兴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永远也不能忘记!
1898年,谭嗣同被慈禧关押在监狱中,妻子李闰买通狱卒终于看到了谭嗣同,李闰哭喊
红色的史纪
2024-04-19 18:09:06
0
阅读:444
海的彼岸
民族之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