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一志愿军往阵地送弹药,可当他到达后,却发现干部全牺牲,而战士更是乱成一团,谁曾想,在这危急时刻,他却做出一惊人举动,而且还立了大功 1951年朝鲜战场上的汉江南岸,一场惨烈的阻击战正在上演。前线阵地上,枪炮炸响,硝烟弥漫,到处是伤员的呻吟声。王德明原本负责运输伤员和补给弹药的勤务任务,却被这惊心动魄的战况深深震撼。 五连的排长以上干部全部阵亡或重伤,只剩下十几名手无缚鸡之力的新兵。他们四下逃窜,面对敌人的猛烈攻击手足无措。危难当头,阵地就要失守,整个战局都将受到严重影响。 王德明深知此战对整个战局至关重要,不容有失。他当机立断,临危受命,挺身而出,凛然喝令幸存的战士们重整队伍:"同志们不要慌乱!这一仗对我们至关重要,务必顽强阻击敌人!虽然官兵伤亡惨重,但我们义无反顾,必须死守阵地!让我来指挥部署,我是老兵,当过几场大仗,有丰富的作战经验!" 王德明的雄壮声音如同注入鲜血般,顿时凝聚了溃散的士气。战士们闻声回心,迅速重整队形,将王德明包围在中间。虽然人数稀少,弹药所剩无几,但大家个个两眼放光,呲着牙关,决心同敌人拼个你死我活。 阵地被激烈的炮火笼罩,弹雨像傍晚的暴雨般密集落下。王德明当机立断,迅速制定防御战术:"十个人正面防守,另外五人在侧翼机枪掩护!" 随后他亲自操作机枪,同时严令战士们节省弹药,等待敌人靠近时集中开火。所有人都屏气凝神,牢牢盯着阵地前方的丘陵地带。 果不其然,敌人很快开始发起猛攻。一排排敌军战士破门而出,在枪林弹雨中奋勇直前。我军立即展开精准的机枪压制火力,数十名敌军应声倒地。但更多敌人像潮水般铺天盖地涌来。 "给我手榴弹!"王德明大吼一声,率先掷出一枚手榴弹。霎时间,整个阵地化作手榴弹的疯狂浓火。敌人被迫止步,一些胆大者试图靠近,却被机枪炮火打个落花流水。 就这样,在计策严密的防御下,我军成功打退了敌人的第一波猛攻。但代价同样惨重,弹药几乎所剩无几。王德明眼见形势危急,做出了个将死决心,下达死命令:"同志们!弹药不多了!等敌人冲到二十米以内,一起扔手榴弹,决一死战!" 敌人的第二波进攻来势汹汹,王德明果断命令:"同志们,为了不让敌人捷足先登,我们就地绝后!别等他们冲到跟前,一旦看到敌人就先手开炮!" 枪声霹雷般轰鸣,敌军阵脚大乱。他亲自端起轻机枪,那闪电般的枪法仿佛在下达死亡判决,一排排敌人应声倒地。 弹药越来越少,但敌人却像饿狼般蜂拥而至,甚至有人冲到十米开外。眼见单凭子弹已无法阻挡,王德明亲手掷出最后一枚手榴弾,爆炸中的火光照亮了他那张坚毅而狰狞的脸。 几名胆大的敌军竟端起枪瞄准他,他立即扑倒在地,拾起一具敌尸上的步枪就地反击,竟然一枪一个打倒了三个敌人! 就在弹药全部用尽时,增援终于赶到。此战,王德明一人就亲自歼敌三十九人,使整个中军得以摆脱险境,成功阻击住了敌人的进攻,为大部队的反击赢得了宝贵时间。 战后,王德明被誉为"一级战斗英雄",荣获无数勋章和荣誉。但这位卓越的英雄却谦逊淡泊,对荣誉名利不屑一顾。 上级本想破格重用他在部队任职,他却婉拒了,只想回到家乡的田园,过上隐遁自在的生活,终身赤胆,忠心为国守卫和平,这样的英雄我们永远也不能忘记!
1951年,一志愿军往阵地送弹药,可当他到达后,却发现干部全牺牲,而战士更是乱成
红色的史纪
2024-04-19 18:09:10
0
阅读:2856
cdyg13
了却天下事,深藏功与名
꧁谁反对꧂꧂
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
天际识归舟
了却天下事,深藏功与名
IsBzNR
小编的语文是外星人教的吧。胡言乱语!以后就别出来丢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