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四十七年绘制的《黄河源图》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自古水患频发,治理黄河成为历代的大事要事。清政府自康熙朝开始曾多次组织黄河探源活动。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侍卫拉锡和内阁侍读学士舒兰等人受命寻找黄河源头,历时2个多月,找到黄河上游的星宿海,并绘制出《星宿海河源图》。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黄河在河南青龙岗决口,乾隆帝派遣乾清门侍卫阿弥达带人再寻河源以告祭河神。阿弥达等人行抵青海,经考察认定一条名为阿勒坦郭勒的河流为真正源头。乾隆帝对此次探源很是满意,命阿弥达绘制《黄河源图》呈进。 这幅《黄河源图》即阿弥达所绘制,纸本设色,共10幅,纵约60-62cm,横66-68cm,方位上南下北左东右西,绘制区域西起天池、巴尔布哈山,东至兰州,反映黄河自西向东蜿蜒。图中山脉绘以青黄色,水道绘以蓝绿色,黄河自鄂陵湖流出后渐变成黄色。图中用满汉两种文字标注居民点、湖泊、驿站等地名,湖泊用范围线画出,河流用双曲线勾勒,驿站、道路用虚线表示,兰州、庄浪、平番、碾伯、西宁等官署用城垛联结四门。图中山脉、河流、树木形象逼真,红墙蓝顶的梯形庙宇、星星点点的白色毡房、设在山崖上的关卡栩栩如生。图首写有乾隆帝的满汉文记功上谕,以及《御制河源诗》和《御制读宋史河渠志》。内务府奉旨刊印《黄河源图》,颁赐大臣,并编辑《河源纪略》一书,将其收入《四库全书》。
乾隆四十七年绘制的《黄河源图》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自古水患频发,治理
真情豫鉴历史
2024-04-26 11:28:00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