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令》姜夔 人绕湘皋月坠时。斜横花树小,浸愁漪。一春幽事有谁知?东风冷,香远茜裙归。 鸥去昔游非。遥怜花可可,梦依依。九疑云杳断魂啼。相思血,都沁绿筠枝。 《小重山令》是姜夔的一首佳作,词中充满了浓郁的怀旧和相思之情,读来令人心醉神迷。 词以“人绕湘皋月坠时”开篇,为读者描绘出一幅夜晚的湘水河畔,月已西沉,人却仍在徘徊的画面。这里的“湘皋”暗含了湘妃的典故,为全词定下了深情的基调。 “斜横花树小,浸愁漪”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那斜横的花树在月光下显得尤为娇小,而花树的倒影则浸入了水面的涟漪之中,仿佛连那涟漪也带着愁绪。这“愁漪”既是对夜色的描绘,也是词人内心情感的映射。 “一春幽事有谁知?”词人在此处发出了深深的感慨,一整个春天的相思和幽情,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呢?这里的“幽事”是对前面描绘的湘皋夜景的深化,也是对词人内心情感的直接表达。 “东风冷,香远茜裙归”则进一步烘托出词人内心的凄凉和孤寂,东风的寒冷与茜裙的远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增添了词中的悲凉氛围。 下片“鸥去昔游非。遥怜花可可,梦依依。”以鸥鸟的离去为引子,表达了词人对于过去的怀念和对于现实的无奈。鸥鸟已经离去,昔日的游踪已不复存在,只留下词人对于过去的深深怀念。而“花可可,梦依依”则进一步描绘了词人内心的柔情和依恋,那花朵的娇艳与梦境的缠绵都成为了词人相思的寄托。 “九疑云杳断魂啼。相思血,都沁绿筠枝。”是全词的高潮,也是词人情感的最直接表达。九疑山的云雾杳然,仿佛是那断魂的啼哭声,而那相思的血泪,都已经沁入了绿竹的枝叶之中。这里的“九疑”是传说中的神山,与湘妃的典故相呼应,而“相思血,都沁绿筠枝”则是对词人相思之情的极致描绘,那种刻骨铭心的相思,仿佛已经融入了自然之中,成为了永恒的存在。 整首词情感深沉,意境深远,无论是对于自然景色的描绘,还是对于词人内心情感的表达,都显得极为细腻和生动。词人通过对于湘妃典故的引用和对于自然景色的描绘,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去的怀念和对于现实的无奈,同时也展现了自己对于爱情的执着和坚守。整首词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既有浓郁的情感色彩,又有深邃的思想内涵,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小重山令》姜夔 人绕湘皋月坠时。斜横花树小,浸愁漪。一春幽事有谁知?东风冷,
真情豫鉴历史
2024-04-27 22:28:21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