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biw#
Su7白车身之六
小米这个车结构就是很普通的三厢,高刚度的来源,靠的是厚度;
当然,也就不可避免的重量化(和毛豆3相比)
举个例子,后车身一体铸件,在弹簧座这个位置,粗粗卡了一下,是5.2毫米,而毛豆3同样位置是4.5毫米(图1,图2是毛豆Y);
减振器支座筋围厚度是3.6毫米图5,这个位置蔚来是3毫米,毛豆Y因没法接近量不到
然后最显眼的是门槛梁,每一个位置的厚度,都是同级最高;型材截面积,同级最大,不信你们自个去量量好了。
之前很多疑问就是SU7的整备质量,为啥比毛豆3重3百公斤,其他的不谈,BIW这块,我猜就得重50-80公斤(肯定会有对标拆车知道最后结果),否则,SU7凭什么比毛豆3刚度高一倍呢?刚度这种事情,它不是空气,它必须靠材料堆在那里才有,厚度就是堆料的例证,堆料有啥不好的,我看好得很
毛豆3那样的轻量化,导致NVH一塌糊涂没有任何舒适性,这显然不是SU7产品定义的一部分,作为后发者,当然要体现出后发优势
PS图7是毛豆Y的门槛梁
#大v聊车# #汽场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