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20年,再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再次被感动。只是那时年少,感动的是史铁生文字背后的哲思;而今人到中年,感动的是生命匆匆,终将告别。 读完文章,我渴望能亲身体验地坛的氛围,感受那儿的自然气息和古老建筑。我想让文字背后所蕴含的孤寂与坚韧,触动我的心灵。 在作品的尾声,史铁生以残疾人的身份对生命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他探索了归属与追寻的意义,思考了时间与空间的相对性,以及个体在宇宙中的位置。 他站在夕阳下的这片园子里,低声诉说着自己的心境: “我无法确定我是否想回到过去。我不确定自己是更像那个孩子,还是更像那个老人,或者是一个陷入热恋的情人。也许我同时是他们三者。 我初来乍到时是个孩子,满心的好奇和渴望让我哭闹着要来到这个世界。一旦踏入这个世界,我便立刻成为了全心全意的情人,对情人而言,无论时光多么漫长都转瞬即逝。 那时,我明白了每一步都是走向归途。当牵牛花初绽时,告别的钟声已经敲响。” 史铁生短短百余字,道尽了匆匆人生,深入骨髓的悲凉,而这悲凉里,有着他看透的豁达,归途就归途,人生终究要告别一场。 对于史铁生,我愿意深度去理解,只是我只能部分理解,我身体康健,我思想简单,我阅历太少,我看不清他万钧的灵魂。 #史铁生# #丹尼尔李# #阅读#
时隔20年,再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再次被感动。只是那时年少,感动的是史铁生文
森阳聊历史
2024-05-08 13:52:47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