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分配到企业的60后大学生来说,谁有资格跟他们谈努力呢? 我高中的一班同学,有55人,高中毕业啥也没考上的同学,在我的记忆中有7人,考上本科的是17人,其他同学是大专和中砖。 而17名本科生中,只有4名同学进入了体制内,而其中的三名同学,家庭都是有背景的。另外,13名同学全都分配到了企业。 而中专学历的同学,却也有4名同学分配到工商局、省监狱局等机关单位。 而我大学的三十多名一班同学里,只有2名同学分配到了机关单位,其他同学,无一例外都分配到了企业。 我的帖子里,经常会提到养老金分配机制的话题,指出体制内外的不公平之处。可总有人拿“努力”“当时企业效益好”等理由来证明,养老金分配机制是十分公平的。 当时,大学生毕业分配,是没有自主权的吗,是国家分配你去哪,你就就得去哪。而分配到机关单位,马上又调到效益好的企业的毕业生,不能说没有,但我所有的同学里。肯定是一个也没有,况且,按当时的政策,你想从机关调到企业,也不是你想调就能调的。 至于努力,这是最没有说服力的理由,上文中我们班的情况,我已介绍的非常清楚,绝大多数成绩更好的学生,都分配到了企业,你说这些人不努力呢?事实上是:现在已经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大多都没什么正经学历,至少在学习上,他们也谈不上多努力。 对于分配到企业的60后大学生来说,没有谁有资格跟他们谈努力,说是命运的结果,才更令人信服。
对于分配到企业的60后大学生来说,谁有资格跟他们谈努力呢? 我高中
命难违运事
2024-05-13 10:31:06
0
阅读:265
遍地梨花
运气
冰川
60后,高中一个班17个本科,其他是大专中专,这是什么超级高中,那时全国本科才录取几十万,你一个班就有这么高的录取率?
用户17xxx22 回复 05-25 15:50
重点高中有这样的升学率的
用户10xxx64
大专和中砖,有半块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