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年,城乡、工农之间差别也不小,只是人们认为这是理所当然! 网络上,抱怨当下社会不公平的贴子十分常见。而其中的大多数,集中在财富分配机制上,比如养老金的分配。 客观说来,从机会公平的角度来说,与改革开放前相比,我们已经做的很到位了。比如公考、比如高考,可以说还是公平的。而在改革开放前,城乡、工农之间的差距与现在的不公平现象相比,也并不小。 现在,网上经常有人说,“那时候人人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实事求是地讲,这真的不是事实。 当时,消灭“工与农之间的差别”、“城乡之间的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是那个时代人们的理想和不懈的追求! 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知道当时的情况,做为60后的我,还是有一定体会的。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我们家在村里,还算条件好的,但我们全家,一年吃饺子的次数不会超过五次,而有三次是在春节之间吃的。吃大米饭的天数不超过15天,剩下的时间,每天都是王米饼子、高梁米饭等粗粮,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80年中期。 而我的两个姑姑和三个姨娘,都在城里生活,他们一个月吃的细粮,就远远超过我家一年所吃的细粮。我人生第一次吃锅烙、香肠乃至香蕉,都是十几岁之后在我姑姑家吃的。 城市户口的可以吃商品粮,而且,至少50%以是细粮,也因此,“变户”几乎是所有农民的梦想,生产粮食的农民和城市户口的,伙食相差如此之大,你说这公平吗? 我很小的时候,家里就养鸡、鸭,但却舍不得吃,为啥?因为得等着卖钱换盐。当时还有农民拿鸡蛋换盐,两不找钱之说。我还听老妈说过,再早的时候,鸡蛋是不允卖的。 而在我的记忆中,家里的鸡瘟死了,也是舍不得扔了,甚我都希望鸡瘟死,因为这是我们一年里极少有的吃肉的机会。至于对身体有什么危害,也顾不上了。 农民家家养鸡喂猪,却吃不上肉,蛋,城市户口的,却可以分到肉、蛋,你说这公平呢? 城市户口的工人,有休息日,每个月都有工资,当然,可能也有不够花的家庭。可农民也天天在生产队上班,无休息日,一年的收入恐怕还不如工人两个月的工资。有一年,老爸、老妈在生产队干了一年,却欠了生产队一百多块钱,现在想来,也乃奇事。 你说,这公平吗? 当时,城乡、工农之间的巨大差别,造成了城里人和农民之间的不可逾越的鸿沟。而我从小的理想就是:努力学习,变户、吃商品粮,找个城里的媳妇。我可不想自己的孩子是农业户口。 总之,当年的城乡之间、工农之间,差别并不小,但人们都认为这是理所当然。 这个世界,不公平的现象永远存在,客观存在的不公平,没人不能接受。但人为制造的不公平现象,人们自然希望越少越好,这也是整个社会努力的方向。
想当年,城乡、工农之间差别也不小,只是人们认为这是理所当然! 网络
命难违运事
2024-05-15 16:31:33
0
阅读:52
心若止水无有涟漪
实话实说,我也是60后,确实如此
无水之鱼
干了一年,倒欠生产队钱这事,确实普遍存在。主要是家中没有男青壮劳力,多是妇孺老幼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