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国学盛行,打着“国学”旗号,坑蒙拐骗的也不少。之所以他们能得逞,原因很简

森阳聊历史 2024-05-20 18:56:58

这几年,国学盛行,打着“国学”旗号,坑蒙拐骗的也不少。之所以他们能得逞,原因很简单,不是国学重要、厉害,而是我们很多人不懂。 咱们也不要说多高深,就问个简单点的,“国学”是什么?我们把国学挂在嘴边,什么是国学? 可能很多人一下想到,《论语》《道德经》《诗经》等古时经典文献著作,这就是国学吗? 如果这是国学,是不是把四书五经,古代文献背会了,就好了,国学就是这样吗? 很显然,我们心里也有答案,不是这样的。 现代国学的概念,第一次出现,是在1902年,梁启超提出来的。 看看这个时间节点,甲午海战,马关条约,义和团运动等等,都出现在稍前,梁启超此时提出国学,无疑是希望当时的人们,能够用现代眼光很好地学习古人,重新认识自己。 学习什么呢?就是背诵吗?不是,我们要学习的是“国学”。也就是我们中国人的哲学,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用新世界的眼光,加以理解创新。 就比如人们熟知的庖丁解牛,可能也就是了解这个故事里的游刃有余,知道熟能生巧。可是如果用现代的眼光去看,我们还应该看出点别的来。 这个故事中,庖丁说,下等的屠夫一个月换一次刀,中等的屠夫一年换一次刀,而他自己的刀,19年来都没换过,还像新的一样。 是庖丁不需要用刀吗? 显然不是,他用这刀宰了上千只牛。那为何刀会如此崭新呢?游走于骨骼交接的缝隙,不和骨头硬刚,这不是瞎拆瞎砍,而是理解。掌握了牛的骨骼、肌肉构造之理,再去拆解。 大家都听说过,一个有棱角的人,经过社会的打磨,棱角都会被打磨平滑。那么我们有没有想过,假如我们就是那把刀,是不是也会被磨的不成样子,我们会是下等的屠夫,还是上等的屠夫? 如果我们是上等的屠夫,我们社会的“理”在哪里?假如你知道了“理”,你会不会也像很多人一样,“知道了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国学,不是简单的背诵几句子曰,也不是说几句高深的话,国学的重要在于,你如何懂得古人的智慧,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它,指导自己过好平凡的人生。#国学是什么?# #怎么学习国学#

0 阅读:35
森阳聊历史

森阳聊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