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个问题:在哪一个瞬间你觉得物价上涨了? 内心第一想法是“本来就一直上涨

猫眼观史 2024-05-22 15:54:43

前几天看到个问题:在哪一个瞬间你觉得物价上涨了? 内心第一想法是“本来就一直上涨啊”。 但是远没有到惊讶的地步,就在一个小时前,带儿子去买中性笔,儿子径直走到学校对面的其中一家文具店,拿起一个带盒子的笔,我说这也看不到里面什么笔啊,儿子说是盲盒。 我直接拒绝了,还没过十秒我又同意了。 这十秒我脑海里想的是儿子有自己的想法,我应该支持。所以说我们这帮八零九零的,表面上是在支持儿女,其实很大部分是在治愈和弥补自己童年缺失的那一部分。 儿子很高兴,我不清楚他是高兴盲盒的魅力,还是高兴我尊重他的想法。 反正这也不重要。 接着我又寻思再给他买一支,我说这次不能买盲盒的,虽说运气是实力的一部分,但运气好的人还是少数,毕竟资本的套路太多了。 儿子好像听明白我的意思了,于是买了一支带奥特曼画面的笔,我瞄了一眼,好像写着布莱泽奥特曼。 我拿出手机问老板:多少钱? “20”。 “两支中性笔20元?” 这绝对是我的原话,带有很震惊的那种语调。 老板急忙说“你放心,没有乱开价,一支十元。” 我还是拿出手机扫码结账了。 我让儿子打开那个盲盒,其实就是普通的中性笔。 走到学校门口,我头一回交代儿子,以后笔芯用完了是可以换笔芯的(因为我儿子每次用完笔就换另一支)。 三年级了,我从来没告诉他这样做,他可能也觉得贵了,所以点了点头。 在回家的路上,我又去买了一包老坛玉米和一包不空军,18元。 现在我在钓鱼了,写的这个,有感而发,物价确实涨了。 所以我又去看了看物价为什么上涨的这么离谱,几年前也不会这样。 我仔细想了下,好像疫情以后物价上涨的更快,深究背后的原因应该和房地产有关。 我得出一个结论,如果房价越降,物价势必越高。 这里失去的肯定要在其他地方补回来。这也就出现了这种现象:你买的起的都在涨价,买不起的反而都在降价。 那大家都在抱怨物价上涨太快了,国家为啥还涨? 其实就是为了防止通缩螺旋。 如果物价低,短时期内感觉挺好,但时间一长,就会造成不良的局面。 物价低意味着利润低,企业利润低不就得裁员,失业的人多了,消费就跟着降低,消费降低经济就会下滑,整个社会经济就会萎靡不振。 你看八九十年代物价低,但是国家发展并不快。 有没有觉得我们国家真正起来是在千禧年,确切来说2008年是个分水岭。 所以适当的涨价也不是不可取,套用热剧《庆余年》的一句话“一切为了庆国”。 所以为了国家,咱牺牲一丢丢也不是不行。 关键的点来了。 面对物价上涨,我们普通人该怎么做? 首先,时刻关注国家政策,尤其是当地政府深化改革的一些措施,这样可以及时抓住机遇,把握机会。 其次,调整消费观念,不要盲目跟风,在面对高价商品时要三思而后行,钱在手里最安全。 第三,不要轻易跳槽或者离职,一定要有自己的规划,每一步都要踩踏实。 第四,最好有自己的副业,提升一下家庭收入。 最后就是一定要擦亮眼睛,尽可能的避免消费陷阱,我说的消费陷阱是类似“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还有多出来的无关痛痒的节假日。 其实最最主要的是一定要时刻学习,提升自己,未来几十年变化肯定超出我们的想象,如果不思进取或者原地踏步,直到悄无声息的就被淘汰了,结果自己还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不说了,钓鱼。

0 阅读:59
猫眼观史

猫眼观史

文史专栏作者,历史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