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并轨后没有视同缴费了,可差距却更大了,并轨的意义何在? 今年

命难违运事 2024-05-30 11:16:47

养老金并轨后没有视同缴费了,可差距却更大了,并轨的意义何在? 今年10月起,养老金既将并轨。养老金并轨是啥意思呢? 意思就是:以前体制内的职工,是不需要自己缴纳社保费的,2014年10月开始也要开始自己缴费了,退休了之后,也和体制外群体一样,按同一规则领钱,这就是我们现在实行的养老金制度。 针对体制内不同退休年龄的职工,国家设置了十年过渡期,2014年10月前退休的老人,按老办法领取养老金,2014-2024年10月之间退休的,新制度和老制度哪个领的多就按哪个领。2024年10月之后入职的,全部按照新制度领取养老金。结果就是,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中间人哪种高按哪种来。 老人、中间人,都有视同缴费年限一说,对此,我也曾单独撰文过,在这里咱也不多说了,视同缴费年限的结果,人们都知道,体制内退休的,养老金远高于其他群体。那么,2024年10月之后入职的“新人”,养老金还会远高于其他群体吗?答案是肯定的,原因有以下两点。 1、缴费系数和基数的不同。 体制外群体,大多都是按60%的系数缴费的,而体制内则是100%或更多。 而体制内外的缴费基数也是完全不同的。体制外群体,是以上一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的,而体制内的职工,是按照“应得工资”为缴费基数的,应得工资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住房公积金及各种奖金、补贴。 比如,辽宁省2023年全口径社平工资为6843元,体制外群体就按这个基数缴费。如果按100%的系数缴费,则每月缴费额约为6843x20%x100%≈1370元。 而体制内群体,每个人的收入都是个迷。但是,参加工作十年的职工,“应得工资”1.2万元,即一年的“应得工资”在14.4万元,这不算高估吧?那么,如果也按100%的系数缴费,则每月缴费为:12000x20%x100%≈2400元。 同一个缴费系数,不同的缴费基数,体制内群体每个月就可以多缴1000多元,退休了之后,多得,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2、缴费系数和基数的差异,已经导致了养老金的巨大差距。可这还不够,在这个基础上,体制内单位还会给职工额外交一份职业年金作为福利。目前的缴费标准是:单位缴纳职业年金费用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4%。 在2023年办理退休的公务员,因为缴费时间只有9年,所以大部分公务员的职业年金在600元到900元之间。而2014年参加工作的公务员,退休时,至少也是缴了三十年以上的职业年金,退休后每月领取2000~3000元的职业年金,完全正常。 一直以来,体制内外不同的视同缴费政策饱受诟病,很多人以为,养老金并轨之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与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的差距会缩小,可通过上文分析可知,并轨之后结果,体制内外养老金的差距在进一步扩大,那么,养老金并轨的意义何在呢? 专家们,有愿意出来说说的吗? 评论区肯定有人说:你有本事你也考,对此,咱也不会单独回复。我只想提出一个问题: 每个人都想生活得更好,这无可厚非,可如果绝大多数大学生的目标,都是想考公进入体制内,这对于我们的国家来说,难道是什么好事吗?

0 阅读:0
命难违运事

命难违运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