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证最早见于《黄帝内经》,曰“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思则气结”,认为情志不舒

张登峰科普说说 2024-06-07 18:28:07

郁证最早见于《黄帝内经》,曰“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思则气结”,认为情志不舒则气机运行不畅,最终导致郁证的发生。   常见症状就是“喜悲伤欲哭”“意欲食而不能食,欲卧不得卧”等。那怎么办呢?在这里分享一方   这一方可不简单,出自元朝的《丹溪心法》,主治六郁   方见:香附、川芎、苍术、神曲、栀子   分享一个真实案例   患者刘女士,34岁,结婚之后就放弃工作在家照顾孩子,是一位实实在在的家庭主妇,有一天因为琐事和邻居吵了起来,大发脾气,家里人并不理解她,从那以后就开始出现失眠多梦,情绪经常低落,记忆力减退,一开始不以为然,后来逐渐出现一些躯体症状,头晕头痛,胸闷等,直接影响到了日常生活   刻诊:舌淡苔白腻,脉弦细弱,倦怠不想动,经常感觉委屈欲哭   于是就根据患者此证用上方加减,中间也不断地调整药方,前前后后大概三个月的时间,抑郁的症状基本上没了,随访未复发。   其中有什么道理呢?   你看上面患者肝郁气滞,气滞则血行不畅,治当行气解郁为主,使气行则血畅火清,气畅则湿化食消痰除。   方中香附辛香入肝,行气解郁为君药,以治气郁;川芎辛温入肝胆,为血中气药,既可活血祛瘀治血郁,又可助香附行气解郁;栀子苦寒清热泻火,以治火郁;苍术辛苦性温,燥湿运脾,以治湿郁;神曲味甘性温入脾胃,消食导滞,以治食郁,四药共臣佐。因痰郁是气滞湿聚形成的,若气行湿化,则痰郁随之而解   提醒大家,任何病症需要结合年龄、病程、症状等辨证使用,切勿盲目照搬经方使用!#中医##抑郁症#

0 阅读:25
张登峰科普说说

张登峰科普说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