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3月18日,鲁迅写信给许广平,说了这么一段: “现在的所谓教育,世界上无论哪一国,其实都不过是制造许多适应环境的机器的方法罢了,要适如其分,发展各各的个性,这时候还未到来,也料不定将来究竟可有这样的时候。” 时隔99年,再看鲁迅先生这句话,好像并未过时,教育还是那个样子,我们培养的依然还是机器人居多。 值得欣慰的是,我们可以告诉鲁迅先生,他所说的发展个性,如今已经有了些动静。就拿今年高考来说,有些高校准备破格录取一些单科特别优秀的学生。 比如说,高考数学考150分,或者接近满分,就可以直接录取,其他科目分数可以不看。 如此也好,喜欢数学,立志数学研究的,就可以吃透这一门,如果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还要学习其他内容,以助于数学研究,那就再突破其他。 这样的学习,才是围绕着真正的目的而学习,才是研究性学习。 当然,鲁迅先生所说的个性,并不仅仅是指学习,还包括人的性格、特长等等。 我们一直说天生我才必有用,我们也一直说是金子总会发光,这两句合在一起,其实就是告诉我们,别焦虑,找到自己的小火苗,我们一定会发光发热。这小火苗,就是我们愿意做,不管做了多少次,都乐此不疲,充实自足。 对于我而言,一直相信,读书写作是我的小火苗,美食可以不吃,美衣可以不穿,美乐可以不听,美人可以不有,小火苗必须点燃。 #鲁迅# #高考# #教育#
1925年3月18日,鲁迅写信给许广平,说了这么一段: “现在的所谓教育,世界
森阳聊历史
2024-06-07 20:29:31
0
阅读: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