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和胡适谁的文学水平更高# 把鲁迅和胡适放在一起比较,不合适。 胡适学成回国

文化虚而待物者 2024-06-13 09:35:13

#鲁迅和胡适谁的文学水平更高# 把鲁迅和胡适放在一起比较,不合适。 胡适学成回国以后,很快就应聘北京大学当哲学系教授,并且同时参加编辑《新青年》,发表《尝试集》宣扬白话文新诗,和陈独秀一起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他主要还是在哲学方面提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治学方法,为北大甚至民国陪养了一批杰出的国学大师,30年代初代表学术界和国民政府争取民主权利,在给何应钦当参政时被断章取义有卖国言论,38年出任驻美大使,46年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可以说,胡适这一期间,是体制内的风云人物,评价他主要还应看《中国哲学史大纲》在近代思想史上的地位。他的文学作品,只是表达思想观点(主张白话文)的工具。邓丽君的流行歌《兰花草》,就是胡适的诗作,这和胡适的学术贡献无关。 鲁迅是章太炎介绍加入“复兴社”的,留日归国后即出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其后被任命为北京政府教育部佥事。这期间他以政府教育官员的身份参加《新青年》改组,任编委。 民国七年(1918年)5月,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载在《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成为新文学运动领军人物,并在包括北京大学在内的北京高校讲授小说史,出版了《中国小说史略》,期间鲁迅接触到《共产党宣言》,受进步思想影响,和政府当局对立,被当时的教育总长章士钊免去职务,鲁迅还发表了《记念刘和珍君》抨击段祺瑞政府,其后鲁迅虽然在西安,厦门各地短暂任教,但主要的生活来源是写作稿酬。 鲁迅先生在中山大学短暂任教时见到了中共两广区委书记陈延年,其后拒绝作为“诺贝尔奖”候选人,和梁实秋等“御用文人”划清界限,着手开始大量搜集马克思主义著作,并为之翻译。同时开始提倡革命美术,倡导现代木刻运动。策划成立“左联”,36年10月病逝。 而对于鲁迅先生,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同样的,胡适是买办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是49年公布的国民党“战犯”之一。 这也许就是后世对两个人评价的主要参考依据。

0 阅读:16
文化虚而待物者

文化虚而待物者

感谢大家的关注